提到「玩具」 ,许多人脑海中的第一反应可能是小孩子的专属。然而,在日本这个正经历着严重少子化,新生儿出生率屡创新低的国家,玩具市场规模却屡屡突破新高。这背后的原因是什么呢?答案或许会让你大感意外:购买玩具的主力,正逐渐从儿童转向成年人。
越来越多的大人愿意为自己购买玩具,这一趋势不仅改变了消费者群体的面貌,也推动玩具厂商不断加大对成年人玩具市场的投入。接下来,让我们一同探究日本玩具市场掀起的「Kidult」 浪潮吧!
玩具厂商竞相开拓「Kidult」市场
日本NHK电视台曾制作专题报道,深入剖析了玩具行业中蓬勃发展的「Kidult」 现象。
所谓「Kidult」 ,是由「kid」(小孩)和「adult」(成人)拼合而成的词汇,用来形容那些童心未泯的大人们。中文中常把这一群体称作“老顽童”或“杰斗”。随着这类人群规模扩大,他们已经从一个新兴消费群体发展为玩具市场的重要支柱。
玩具市场年年创新高,与少子化形成鲜明对比
虽然日本少子化问题日益严峻,导致新生儿出生数持续走低,但玩具市场反而逆势增长,每年都刷新规模纪录。对此,业内分析将原因归结于这些愿意为兴趣和快乐而“报复性消费”的Kidult们。他们的消费力度甚至已经逐步取代儿童,成为市场的核心购买力。
出于对Kidult消费者的关注,越来越多的玩具厂商加强了在这个细分市场的布局,不断推出专为成年人设计的玩具。
玩偶热潮:Kidult群体的新癖好
在NHK的报道中,记者特别将目光锁定在近年来流行起来的玩偶风潮。
如今,如果你漫步日本街头,随处可见成年人拿着玩偶拍照,这俨然已成为一种社交趋势。
“我把玩偶和手机放在一起。”
“带着玩偶出门让我感觉很治愈,生活品质都提高了。”
“它就像我内心的小伙伴,每天鼓励我:加油,你明天一定会更好!”
这种看似孩子气的行为,实际上在成年人间迅速蔓延开来。以玩偶为伴,不仅仅是一种娱乐,更成为他们寻求慰藉、缓解压力的方式。
触动人心的玩偶痴迷者:一位成年男性的故事
报道中采访了一位三十多岁的男性,他的好伙伴是一只可爱的“小飞象”玩偶。这只玩偶可以说是他的心灵支柱,无论到哪,他都随身携带。
“在求职或考试等关键抉择时,我常常感到不安。”
“每当这个时候,摸一摸小飞象就能缓解我的焦虑,让我冷静下来。”
不仅如此,他还会和志同道合的人组建玩偶聚会,通过与同好交流获得一种认同感和归属感。这种看似简单的行为,却在彼此间带来了莫大的陪伴和安慰。
为了分析这一现象的深层次原因,报道采访了经济学与市场学专家青木贞茂。令人意外的是,青木教授自己也是玩偶收藏的爱好者。
青木认为,Kidult文化的兴起,与日本社会结构的深刻变化密不可分。近年来,日本传统的终身雇佣制逐渐瓦解,取而代之的是更加注重个人能力的竞争。对于许多成年人来说,社会的变迁和前途的不确定性使他们缺乏安全感,也促使他们转向寻找心灵的慰藉。
“日本社会过去强调的‘终身就业’已成历史,现在个人能力至上是生存法则。”
“这种环境常常让成年人感到焦虑,因此他们需要寻找一种可以提供安定感的载体,而玩偶便是其中之一。”
玩偶热潮的流行,正恰恰反映了现代人这种对心灵安慰的渴求。
那么,你的生活中是否也有一些能够带来慰藉的物品或玩偶呢?或许,它们正是忙碌生活中最温暖的力量!
- 本站部分内容转载自其它媒体,但并不代表本站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 若您需要商业运营或用于其他商业活动,请您购买正版授权并合法使用。
- 如果本站有侵犯、不妥之处的资源,请联系我们。将会第一时间解决!
- 本站部分内容均由互联网收集整理,仅供大家参考、学习,不存在任何商业目的与商业用途。
- 本站提供的所有资源仅供参考学习使用,版权归原著所有,禁止下载本站资源参与任何商业和非法行为,请于24小时之内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