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轻小说作家呼吁“创作者不用太在意合理性”!读者也不会在意,桃太郎的桃子是哪来的!

大家在阅读和欣赏创作作品时,是否会非常在意故事逻辑的合理性?近日,日本轻小说作家宫前葵就针对这个话题发表了一些颇具见解的看法。他以日本知名的传统传说《桃太郎》为例,指出大部分读者其实并不会过于纠结于像“河流上游飘来一颗巨大桃子”这种情节是否符合现实逻辑。

图片1

因此,他认为,创作者无需苛求故事逻辑的完美无缺。接下来,我们就来看看他是怎么阐述这个观点的吧~

“很多人误会了,以为读者会特别在意故事逻辑是否天衣无缝。比如,『老奶奶在河边洗衣服时忽然从河上游漂来一颗巨大的桃子』这样的情节,不需要特意去给它寻找合理性。对于读者来说,他们只要觉得『或许这种事情确实可能发生』就足够了啊。所以用更宽容的心态去创作故事,效果可能会更好喔。”

图片2

这番观点一出,吸引了网友们的热烈探讨,引发了关于创作逻辑和虚构世界观的广泛讨论。

宫前葵的轻小说作品《贫乏骑士に嫁入りしたはずが!? 野人令嬢は皇太子妃になっても竜を狩りたい

图片3

不仅如此,宫前葵提到了轻小说《桃太郎》的开头部分:一位老奶奶在河边洗衣服时,河流上游居然飘来一颗大桃子。

众所周知,这样的情节明显不符合现实法则,但宫前葵认为,这并不妨碍大家津津有味地阅读这个故事。他表示,与其用各种理由来解释“巨大的桃子从哪里来”或者“它为什么会顺流而下”,创作者和读者的重点其实更倾向于故事本身是否有趣,而不是细枝末节的合理性。

图片4

图片5

图片6

“巨大的桃子究竟从哪来的?” 这个经典问题再次成为讨论的焦点。

不过,宫前葵的观点让许多读者深有同感。他表示,创作者与其执着于解释虚构设定的细节,不如把时间和精力用在加强角色情感的发展以及故事的趣味性上。

他还补充道:“只要故事逻辑的基本框架大致成立,读者其实很愿意放宽心来接受一些看似『不合理』的小细节。”

针对这套观点,许多网友也给出了自己的看法,而宫前葵则一一作出了回应:

一位网友评论说:“其实对故事逻辑最无法容忍的,往往是写作者自己吧(笑)!”

对此宫前葵回应道:“确实如此。至少保持最基本的逻辑一致性,写作者自己写起来也会更加顺手一点。”

图片7

另一位网友提到了文学名著《变形记》,他说:“比如卡夫卡的《变形记》,书里面也从未解释为什么格里高尔・萨姆莎会一觉醒来就变成了蟑螂。”

宫前葵对此点头赞同:“没错!这就是『大家都懂吧?不懂也请接受!』的创作精神(笑)。”

图片8

还有网友提到:“关于『世界观』这类设定,其实可以简单一笔带过。但如果是角色间的『情感关系』,就必须做到逻辑自洽。”

对此宫前葵认同地表示:“没错。只要角色的情感发展足够自然和合理,即使故事的世界观设定稍显模糊,也不太会影响读者的阅读体验(笑)。”

图片9

更有网友引用一句创作相关的话语:“伏笔并不是用来埋的,而是用来发现的。”

对此,宫前葵用幽默的语气回应:“非常有道理!很多时候,作者自己才会惊觉『原来这是一条伏笔啊!』(笑)。”

图片10

另一些读者则总结为:“总之还是那句老话,只要有趣就够了!谁还会在意所谓的细枝末节?”

宫前葵表示认同:“没错,创作时气势才是最关键的!(゚▽゚)ノ。”

图片11

这番关于创作逻辑的讨论,不仅引发了创作者群体的深思,也让不少读者重新思考自己的阅读体验。毕竟,像《桃太郎》这种童话般的叙事从诞生之初起,追求的就不是绝对的“逻辑合理性”。相反,它展示的奇幻想象和文化意象反倒成为了最吸引人的地方。

大家怎么看待这一点呢?你会特别在意故事情节的合理性,还是更注重整体的趣味性呢?欢迎在留言区讨论~

© 版权声明
THE END
喜欢就支持一下吧
点赞6 分享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