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有没有注意过,自己听的歌单最近一次更新是啥时候的事呢?最近,日本著名统计学者西内启提到了一种现象——“狂听年轻时沉迷的音乐”。
他将这种行为视为“大脑老化”的一种表现。他的观点不仅限于音乐,漫画或其他兴趣爱好也同样适用。
西内启认为,无法感受新事物的人,大脑很可能已经开始走向衰老。那么你是否一直在更新自己的歌单呢?还是说,也已经被这一现象悄悄包围了呢?
“据说大多数人都会陷入‘一生只听年轻时迷恋的音乐’的状态,而我个人觉得,大脑的老化很可能就是从这一点开始的。不论是音乐还是漫画,如果一个人无法接受新的娱乐形式,也会很难再去学习其他新鲜的事物。”
这段话在网上引起了不少讨论,来自西内启本人。这位在东京大学研究所医学系从事统计学研究的学者,最近在推特分享了他对于“只听老歌”现象的看法。
令人意外的是,这一观点竟然瞬间引爆了两极的舆论反应。
有网友完全认同他的说法:“音乐、漫画或者各种兴趣爱好,不论是什么,只要进入了一种只沉浸在过去的状态,都会是走向‘头脑老化’的苗头,还真得注意了。”
也有网友表示反对:“说到底,这不过是爱听经典音乐罢了,怎么就能和老化扯上关系呢?未免有些言过其实。”
还有人分享了自己的经历:“我一度发现自己只会反反复复地听像 Mr.Children 和 THE YELLOW MONKEY 这样的老牌歌手,但后来才意识到需要给自己定一个目标,比如定期去听一下 Ado 这种新人的作品。”
另一位网友表示了自己的反思:“小时候,我的父亲老是对我们说,‘现在的歌都一个样!’从那时起,我就告诉自己千万不要变成那样的老人,要不停地吸收新东西。然而,到了现在,我竟发现我也对新歌提不起兴趣了。从《鬼灭之刃》风靡的那阵开始,我就已经不太能被新的漫画作品吸引了。”
当然,也有人在质疑这种观点的单一化:“如果刻意让自己去听新歌,就能避免大脑老化吗?总感觉没有那么简单……”
或是解释自身的情况:“现代人由于环境不同,很少通过电台或电视接触音乐,接触新音乐的管道变少了。我经常听的是同一张 CD,而且已经听了好几年,对新歌的关注度逐渐下降。甚至,连主动去网上搜索新歌的动力都没了。”
不过,也有网友对此抱着轻松的态度:“坦白来说,我觉得无所谓。我们这代人喜欢笑说‘老人就是这样’,但等我们也步入老年,肯定也差不多是这个样子啊,说不定还不用自欺欺人地硬装年轻呢。”
还有人进一步探讨说:“我听说,人在 14 岁时喜欢的音乐会伴随一生。这种音乐品味是个人偏好,而好奇心则是另一回事。真正的‘老化’,恐怕该指的是丧失对新鲜事物的好奇心。”
对于这一问题,有些人也持“专注兴趣领域”的态度:“虽然我会一直听新音乐,但说到底,来源基本还是动画的主题曲罢了。”
另有一派则从兴趣的角度分析:“这种人或许原本就对音乐的兴趣不浓厚。随着年龄增长,音乐的重要性在他们的生活中越来越低。如果是他们真正感兴趣的领域,比如某些人对于动画、收藏或其他爱好,这种势头可能完全不同,他们可能依旧对新鲜东西保持敏感。”
此话一出,不禁让人深思自己是否也正在无意识地“老化”。
有人甚至调侃道:“不算数吧!我只是满怀情怀地刷着 YouTube 的怀旧动漫歌合集而已嘛……”
面对这些不同的观点,你认同哪一种呢?头脑的老化真的是从音乐喜好开始显现的吗?还是说,这其实仅仅是一种个人选择,与年龄无关?
无论如何,就像许多网友提出的,保持对新鲜事物的好奇心,似乎才是避免大脑停止运转的真正关键。 大胆尝试,心态年轻,总不会错吧!
- 本站部分内容转载自其它媒体,但并不代表本站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 若您需要商业运营或用于其他商业活动,请您购买正版授权并合法使用。
- 如果本站有侵犯、不妥之处的资源,请联系我们。将会第一时间解决!
- 本站部分内容均由互联网收集整理,仅供大家参考、学习,不存在任何商业目的与商业用途。
- 本站提供的所有资源仅供参考学习使用,版权归原著所有,禁止下载本站资源参与任何商业和非法行为,请于24小时之内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