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去,在学校里参与升旗仪式或班级活动时,通常会以“按身高排队”的方式来安排队伍。这种方式在当时似乎天经地义,甚至让人未曾对其背后是否存在问题产生疑问。
然而,最近日本的一则新闻引发了我的思考——这则新闻指出:“按身高排队,也可能是一种歧视。”
在学校里,用身高作为排队的依据,并不仅仅是中国的现象。事实上,日本的学校里也普遍采用这种方式。然而,在最近却有教师提出质疑,并引发了家长与网友对这一传统规则的热烈讨论。
一名公立小学的教师松尾英明在他出版的一本书《不亲切教师的推荐》中提到,按身高排队从低到高的做法,其实可以被视为一种歧视。他指出,在孩子的群体中,身高高低往往是一个敏感点。
身材较为矮小或特别高大的孩子,可能会因此产生自卑感。虽然看似只是一个无伤大雅的小习惯,但如果由此让孩子心灵受到创伤,从某种程度上来说,也可以视为一种无意间的“心理霸凌”。
为了进一步了解不同人的看法,相关媒体针对街头亲子随机进行了采访。部分孩子对于身高排队的规则并没有什么意见,只是觉得“习以为常”,甚至表示不太在意。而也有一些孩子则明确表达了排斥的态度。
比方说,有一名小朋友提到,她不喜欢按身高排队,因为不论站在前面还是后面都让她感到不自在:站在前面会太过显眼,而站在后面又显得特别突出。因此,她更倾向于随机排队的方式,这样觉得更舒适。
对此,松尾老师也提出了一种替代方案:用“点名册”上的名字顺序来代替身高排序。
他认为,按照点名表排队不仅可以消除学生对身高排名的意识,还能避免因身高顺序调整而可能引发的不满情绪。
他强调,即便持异议的孩子只是一小部分人,教师和教育者也应重视这些少数派的声音。他认为,对于教育而言,关注个体差异和少数人的需求,是尤为重要的事情。
松尾老师的出发点虽然充满善意,但这一提议也并非万无一失。比如,按名册排队这种方式虽然消除了“高矮问题”,但仍可能带来其他尴尬或不便。
例如,有些学生可能因为名字在名单上排第一而感到不悦。而从全校集体活动或整体视觉效果来看,随机排列也可能显得过于凌乱,失去原有的整齐感。
因此,仍有许多人坚持“按照身高排队”是更为合理的选择。一方面,这种方式符合大多数人对整齐划一的需求,能更方便地组织秩序;另一方面,它也是人们习惯已久的一种规则,且大多数孩子对此并无太多反感。
综上看来,按身高排队作为一种传统规则,仍然在许多场合中被广泛采用,原因在于它的简便与高效。然而,随着人们对教育公平性和心理健康的重视,少数派的声音也必须被看到。
无论是从“身高排队”还是“随机排列”,或是“按名册排队”的讨论中,都体现出社会对多样化和个体差异的关注。关键或许不在于具体采取哪种方式,而在于能否在规则设计时展现出对每个学生的尊重。
- 本站部分内容转载自其它媒体,但并不代表本站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 若您需要商业运营或用于其他商业活动,请您购买正版授权并合法使用。
- 如果本站有侵犯、不妥之处的资源,请联系我们。将会第一时间解决!
- 本站部分内容均由互联网收集整理,仅供大家参考、学习,不存在任何商业目的与商业用途。
- 本站提供的所有资源仅供参考学习使用,版权归原著所有,禁止下载本站资源参与任何商业和非法行为,请于24小时之内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