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日本,如果有人满怀梦想,想要让自己的画作登上漫画杂志,通常会选择以下两大传统途径:其一,是参加由各大出版社举办的漫画比赛;其二,是直接与出版社编辑联系,带着原稿亲自上门。
然而,日本资深漫画编辑竹熊健太郎近日在社交媒体上发表了一番建议,让无数怀揣漫画梦想的人重新思考自己的选择。他呼吁那些想成为漫画家的人千万不要急着将自己的作品带去出版社推销,而应该优先选择通过社交媒体平台发表作品。
以下就一起来看看他背后的理由,一探这种新的“成为漫画家之路”是如何逐渐成型的。
竹熊健太郎在文章中直言:“现如今,与其急匆匆地冒险把自己的作品拿到出版社自荐,不如尝试先将漫画发布在社交媒体平台上。如果一旦作品在网络上爆红,出版社会主动来找你洽谈合作,这样反而更有利。”
他还进一步分享了这条经验多次被证明可行的缘由,并强调自己会向有志成为漫画家的学生们反复推荐这种方式。
他的观点非常明确:“如果持续在社交平台上发布漫画两年仍未吸引任何关注,这大概意味着你可能需要重新考虑自己的职业道路了。”
资深漫画编辑竹熊健太郎
其中一个细节尤其令人深思,那就是竹熊健太郎提到的漫画创作行业传统,与漫画之神手冢治虫的一句话深深对应:“漫画家这种职业天生就该让工作主动找上门,而不是自己辛苦到处推销作品。”
他还提及了手冢曾建议过的做法:“在那个没有社交媒体的年代,手冢治虫老师曾说过,如果你想成为一名漫画家,就不要急着投稿,而是全身心投入创作两年。你的才能最终会自然显露出来,天知地知。”
这段经典的劝告与现代社交媒体的发布模式结合后,变得更加耐人寻味。
竹熊的观点不仅停留在理论层面,还包含了他见证的一则颇为令人唏嘘的真实案例。他以自己的亲身经历,揭露了将原稿直接拿去出版社可能带来的风险——作品被抄袭。
20多年前,还没有社交媒体的年代,他教漫画的某位学生饱受了这样的创伤。
“那是我刚开始教漫画课程的时候,一个学生创作的作品让我大为赞叹。无论是角色设定还是画风,都非常独特且完成度极高。我当时就问她会不会拿去出版社试一试,她也兴奋地表示会勇敢自荐。”
然而事情并没有如她所愿。
“那次她去了一家知名漫画出版社,结果不仅没有取得成功,后来还有一个新连载作品中的核心角色,竟然与她创作的完全雷同。她回头告知我时,不仅失落,更是哭诉她的作品被人抄袭了。”
遗憾的是,因为学生的作品之前从未发表过,因此在法律层面几乎无从对该作品主张任何权利,甚至无法证实所谓“抄袭”的实在性。当那被抄袭的创意更进一步改编成动画,而原创作者只能独自吞下这份屈辱时,竹熊健太郎深深感到无奈。
“那时的环境之下,没有任何公开发表作品的备案和保护机制,最终这件事只能不了了之。但如果当年已经有社交媒体存在,事情或许会有转机,至少这种行为会引发社会的猛烈讨论。”
因此,在竹熊看来,新一代有志成为漫画家的人,应该最大程度利用网络资源,建立起自己的作品曝光和保护机制。将漫画发布到社交媒体上,不仅能留存公开记录,还能让更多人看到个人创意,这是保护创作者价值的一种全新方式。
随着社交媒体逐渐成为大众交流的主流平台,这种非传统的漫画家发展路径,可能成为未来的主流趋势。
最后,尽管竹熊健太郎并未详细点出20年前那个引起争议的抄袭案例究竟牵涉哪部作品,但他的叙述无疑刷新了人们对漫画领域中潜在风险的认知。
回顾这个充满挑战的行业,从手冢治虫的理念,到如今社交媒体的兴起,我们看到的是时代技术对艺术发展带来的巨大改变。或许,在这个数字化时代,漫画家的梦想之路正因而焕发出新的生机与活力。
- 本站部分内容转载自其它媒体,但并不代表本站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 若您需要商业运营或用于其他商业活动,请您购买正版授权并合法使用。
- 如果本站有侵犯、不妥之处的资源,请联系我们。将会第一时间解决!
- 本站部分内容均由互联网收集整理,仅供大家参考、学习,不存在任何商业目的与商业用途。
- 本站提供的所有资源仅供参考学习使用,版权归原著所有,禁止下载本站资源参与任何商业和非法行为,请于24小时之内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