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漫画原作者讨论作品被说“恶心”,然而其却说这是最棒的赞美!呼吁新人写这种作品才会大卖!

以《光速跑者21号》《Dr.STONE 新石纪》和《一兆游戏》而声名鹊起的日本漫画原作者稻垣理一郎,最近在社交媒体上对“恶心”这种评价表达了自己独到的看法。他指出,被网友批评为“恶心”的作品,其实背后蕴藏着非凡的潜力。

对他而言,这种评价并非负面,而是创造者应该引以为傲的嘉奖,因为“恶心”往往意味着作品具备了许多独特且吸引眼球的元素,甚至很可能会成为畅销大作。

图片1

他进一步鼓励新人创作者不要畏惧这种评价,反而应该积极追求创作具有“恶心”标签的作品。而对于已在业界稳固地位的创作者来说,如果发现自己的作品不再引起这种评价,反而需要提高警惕了。

稻垣理一郎在推文中提到:

“在网络上被说‘恶心’的作品通常都很优秀。这类作品具备以下特点:

① 毫不掩饰的欲望

② 充斥巧合的剧情

③ 极度强调的癖好

对于娱乐型作品来说,‘恶心’无疑是最高的赞美。因此,当自己的作品不再被说‘恶心’时,就该警觉起来了。”

图片2

稻垣理一郎的这一观点迅速点燃了日本网友的讨论热潮,毕竟他是一位以创作风格鲜明而闻名的漫画家。他的作品常备受瞩目,例如:

《Dr.STONE》(作画:Boichi)

图片3

《光速跑者21号》(作画:村田雄介)

图片4

《一兆游戏》(作画:池上辽一)

图片5

稻垣理一郎的主张可谓一针见血:“恶心”的作品正因为其“不平凡”,才会引起争议。而这种“不平凡”的特质,正是能够让漫画作品在竞争激烈的业界中脱颖而出的关键特色。因此,他极力建议新人漫画家大胆尝试去创作这类作品,与其追求“讨好所有人”的中庸,不如勇敢探索那些可能引发强烈反应的极端元素。

他在推文中明确表示:

“‘感觉还不错’的故事很容易写。但是我建议新人更应该去写‘恶心’的作品,因为这种作品肯定能大卖。”

图片6

此外,他补充道:

“甚至像‘太刻意了’、‘太做作了’的评价也没关系。总之,作品一定要走某种极端路线。”

图片7

稻垣理一郎的看法让人联想到许多经典作品被评价为“作者有病”时的情景——这并非贬义,反而是对创作者独特眼光与风格的一种另类认可。

极具辨识度的作品通常会给一部分观众带来强烈共鸣,同时也可能引发另一部分观众的争议,甚至反感。然而,正因为他们“有病”,才使他们显得特别,区别于千篇一律的平庸之作。

稻垣理一郎的分享也启发了许多创作者:想要作品成功吸引目光,就必须勇于冒险,不断挑战传统审美。

毕竟,“恶心”不仅仅是一种评价,更是通往成功的潜力标志——一种值得年轻创作者们追求的独特光环。

© 版权声明
THE END
喜欢就支持一下吧
点赞11 分享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