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是否具备阅读乐谱的技能?对于大多数不从事音乐相关职业或日常生活中并不常接触音乐的人来说,看不懂乐谱似乎并不会影响到生活的方方面面。然而,掌握一门新技能,总归是好处多多,即使短期内用不到,也未必会有什么坏处。
然而,近期在日本,网友们却热烈讨论起一个颇为有趣的现象,称在某些生活场景下,会让懂得读乐谱的人陷入困惑、甚至感到无所适从,简直让他们“大脑当机”。
究竟是什么场景,会给会看乐谱的人带来如此特殊的尴尬和纠结呢?接下来,就让我们一探究竟……
“这是会读乐谱的人看到会陷入大混乱的画面。”
有日本网友昵称为“スマイルくん” 的在 X 平台上晒出了一张家用电磁炉的照片,令不少网友瞬间产生共鸣,纷纷围观讨论。原来,这台电磁炉外形并无异常,但正是其按键设计成为了讨论的焦点。
按键部分正是此次事件的关键。细看可以发现,电磁炉上的操作按钮分为“加热”、“油炸”,以及用来调整火力大小的“强”和“弱”两个按钮。其中,“强”按钮除了日文标注外,还配上了一个“>”符号,而“弱”按钮则搭配了“<”。
乍一看,这只是普通的符号运用,并无特别之处。但如果你懂得乐谱的阅读规则,就会瞬间意识到问题所在。在西方音乐记谱法中,“>”被称为“渐弱记号”,而“<”则是“渐强记号”。也就是说,如果习惯了按照乐谱的逻辑理解符号,此时“>”代表的是“声音逐渐减弱”,“<”则意味着“声音逐渐增强”。
与电磁炉按键文字含义恰好完全相反——电磁炉上的“强”按钮用了“>”,反而在乐谱上是“渐弱”,而“弱”按钮的“<”,在乐谱上是“渐强”。
如此设计,难免让音乐人或常年看谱的人深感违和甚至混乱。
“指示‘先渐强,再渐弱’的一段乐谱”
面对这样“反逻辑”的按钮标识,日本网友们的反应可谓五花八门,既有无奈调侃,也有真情实感流露。
有网友笑称,“这也太奇怪了吧w” ,言下之意便是这种符号混用带来的错觉令人忍俊不禁。
还有人直言,“实在是太让人摸不着头脑了。”
当身为音乐爱好者或者经常需要读谱时,看到这样的按键设计,很容易条件反射般地用乐谱惯常认知理解符号,于是“错配”的困惑也就随之而来。
更有音乐人吐槽:“要是误以为是乐谱里的渐强,无疑会疯掉啊。”
可以说,身处如此情境下,每一次操作电磁炉都仿佛在心理上与潜意识的认知博弈。
实际上,不只是“>”和“<”的指向与日常直觉抵触——还有网友提出疑问,“为什么偏偏要用左右的符号?难道不可以用上下箭头来表示火力变化吗?”
毕竟,在绝大多数人的第一直觉里,“上”通常意味着增强,“下”表示减小,这样的指示性更易于理解。如此一来,无论是否有乐谱背景,相信都会更自然接受。
也有网友用乐谱术语调侃,直接留言:“渐强、渐弱……”
短短四字,道尽了内心的戏剧化感受。甚至有人调侃道,如果家里有孩子在学习钢琴或其他乐器,看到这样的电磁炉按钮时,说不定会现场为家长普及一遍“力的变化与乐曲的情感处理”,厨房俨然变成临时的音乐课堂。
值得一提的是,这种“符号错配”的情况不仅限于电磁炉,对于日常喜欢音乐、长期接触乐谱的人群来说,某些生活设备上的标识设计确实容易带来心理上的混乱。举例来说,部分家电上采用的“+”“-”“>”“<”等符号逻辑,如果与专业领域中的约定俗成含义发生冲突,往往会导致不同受众“解读”出完全不同的信息。
“如果当乐谱中的渐强符号看,真的会让人头大啊。”
正因为如此,不少网友评论时不禁带着调侃又无奈的语气指出,设计产品时不仅要考虑用户的普通认知习惯,也应稍加留意符号在特定专业领域的常用含义。虽然大多数用户可能并不会因此而操作失误,但对于音乐“发烧友”或专业人士而言,这种“认知冲突”却可能每次都成为烦恼的开端。
其实这种“乐谱符号遇上家电标识”的趣事,不仅佐证了专业知识与日常生活偶尔的交叉冲突,也提醒人们在产品设计阶段尽可能“多想一步”。或许,下次再遇到类似的符号设计时,你会会心一笑,回想起某个音乐爱好者的无言吐槽。
“大家会不会也因此而混乱呢?”
你用乐谱眼光看世界,也许能发现生活中许多隐藏的小趣味。哪个符号在哪个场合下会产生不同的含义,正是人们在沟通、设计与认知中不断“碰撞出火花”的源头。下次遇到让你一时“短路”的符号时,别忘了背后往往藏着这样或那样的故事。
- 本站部分内容转载自其它媒体,但并不代表本站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 若您需要商业运营或用于其他商业活动,请您购买正版授权并合法使用。
- 如果本站有侵犯、不妥之处的资源,请联系我们。将会第一时间解决!
- 本站部分内容均由互联网收集整理,仅供大家参考、学习,不存在任何商业目的与商业用途。
- 本站提供的所有资源仅供参考学习使用,版权归原著所有,禁止下载本站资源参与任何商业和非法行为,请于24小时之内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