尽管各种各样的大型电子游戏机(俗称街机)五花八门,但它们的运营模式大多数都离不开「投币启动」,让玩家在投入一枚硬币之后,能够体验固定次数或一定时长的游戏乐趣。
近期日本互联网社区开始热烈讨论这样一个问题:如果按照「每投币一次可以按多少次按钮」来衡量每种街机的性价比,究竟哪种设备对玩家最有利?
而反过来看,哪款机型又能带给电玩城最高的收益?举个简单的例子,像是夹娃娃机,投入一次硬币后,玩家其实只能够操作按钮两下,游戏就会结束。相比之下,音乐类游戏却可能让你一次按键高达两千次才结束。
这反差看下来,也难怪很多电玩城都更倾向于大量上架夹娃娃机,却对音乐游戏设置兴趣寥寥。日本网友们对此做出了颇具深度的拆解和分析,下面就和大家一起看看他们的看法吧~
有网友调侃说: 「夹娃娃机投100日元只够你按两下按钮,但音乐游戏同样价格却能让你按两千次。」
看似玩笑话,实际上,对经营者而言,这种单次收益的巨大悬殊,恰恰是不能笑谈的小事。
昵称“fusiagesan”的日本社交平台网友,最近正是用「投入一币能按几次按钮」的新颖视角,来衡量不同类型街机的性价比,并分析了哪种街机会让玩家更划算,哪些则是电玩门店的利润担当。
实际上,电玩城内陈列着多样大型机台游戏,令人目不暇接。
然而从单次投入来看,夹娃娃机显然是最不划算的存在。一次投入只能让你动两下按钮,游戏瞬间结束;而音乐类游戏却给玩家留下了足够的操作空间,能够持续按动上千次按钮。
这样对比下来,也不难明白为何会有那么多门店热衷摆放夹娃娃机,道理就在于:游戏时长短,翻台率高,即便考虑人均占有机台时间、能带来的平均收入,甚至加上电费和后续维护维修等成本,夹娃娃机依然遥遥领先。
面对这样的说法,不少玩家也带着自己的视角补充:
「机器的故障率大概和按键次数有关吧。」
有网友直言不讳,指出如果操作次数与损坏概率成正比,那么音乐游戏必然成为门店不愿多设的类型,而且随着使用频率升高,被「边缘化」也只是迟早的事情。
也有玩家分享自身体验: 「我玩的音乐游戏,其实选曲时按键未必很多,大多时候是在用脚跺地板,次数能到两三千次。」
这说明就算不是手按,机台在其他部位依旧要承受大量冲击和磨损。
有人则从盈利效率出发,提出夹娃娃机硬币消耗极快,但如果同时算上电费、维护等长期费用,可能「扭蛋机」才是名副其实的「赚钱机器」。
而针对游戏时间,有曾玩过以女孩为主打机种的网友回忆,那类一百日元能游玩近十分钟,因此后来也不得不被迫提价,而夹娃娃机显然远比这种类型赚得更多。
另一部分玩家指出, 「音乐游戏维护十分繁琐,玩家又容易因为‘按键失灵’投诉。再加上每百元硬币占用时间长、待机耗电量很大,所以街机厅才会越来越多地选择投放夹娃娃机。」
还有人以具体数据举例, 「就算音乐游戏单次投入能玩十二分钟,从早上十点到午夜不间断,营收不过七千日元左右。反观夹娃娃机,一天一台轻松赚到一万日元。」
这足以凸显夹娃娃机高效变现能力。
在维护成本上也有吐槽, 「音乐机的按钮比娃娃机脆弱太多,损坏概率高上千倍,有时还碰到玩家暴力敲击,寿命短得可怜。」
不少声音流传着业界传说: 「多玩几次夹娃娃机,也是让你喜欢的电玩城能长远经营的实际支持。」
当再回头思考经营逻辑,玩家又一次用数据说明问题: 「夹娃娃机几秒钟内就消耗掉一枚硬币,而音乐游戏同样金额却能连续畅玩好几分钟。两者平均下来的时间单价差距之大,也让人疑惑音乐游戏究竟如何在市场存活。」
细看操作感受,不少人都表示, 「夹娃娃机一局几十秒,音乐游戏则是数分钟,因此以时间计单价时,音乐机反而最厚道。」
热爱音乐类街机的朋友还提到: 「像<太鼓达人>,一百元能敲三首歌,如果选择连击数超900的曲目,等于能敲鼓超过两千七百次。换个角度,维护的难度和成本自然大大提升。」
站在消费者立场,许多意见都赞同 「音乐游戏凭低廉成本带来极高满足感,对玩家堪称神作,却无法为电玩城带来显著利润,这种玩法与资本主义经营理念大相径庭。玩家们倒要感谢夹娃娃机的分摊和补贴。」
也难怪如今大街小巷「娃娃机乐园」盛行,却难见专门的音乐游戏店,这背后正是运营模式和收益模式的差异在发挥作用。
- 本站部分内容转载自其它媒体,但并不代表本站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 若您需要商业运营或用于其他商业活动,请您购买正版授权并合法使用。
- 如果本站有侵犯、不妥之处的资源,请联系我们。将会第一时间解决!
- 本站部分内容均由互联网收集整理,仅供大家参考、学习,不存在任何商业目的与商业用途。
- 本站提供的所有资源仅供参考学习使用,版权归原著所有,禁止下载本站资源参与任何商业和非法行为,请于24小时之内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