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网友议论“互联网老人会”,聊老人话题的都是年轻人!哪些人才够格自称网络老人呢!

在日本的互联网社区中,每当大伙儿聊到上世纪90年代至新世纪初网络刚刚渗透人们生活的那段时光,总免不了被冠以“ ‘网路老人会’ ”的标签。

然而,最近日本网络圈子中却有不少人开始吐槽,其实所谓“ ‘网路老人会’ ”不过是一个噱头,如今真正参与讨论的,反倒是一些后来出生的年轻网友。

他们硬要玩转那些老掉牙的网络梗,仿佛只要搬出点陈年段子,就能自然融入资深圈层,实际上距离真正资深还差得远!

话说回来,要想成为资格正统的“ ‘网路老人会’ ”成员,究竟需要具备哪些亲自经历和记忆?日本网友们围绕着这个问题,展开了热烈的讨论,我们不妨一起来看看他们如何自我判定资历门槛吧。

有网友这样调侃道: “所谓的‘网路老人会’,其实根本没人真的经历过那个‘原始时期’的网络,今天在这挂牌的,大多都是出生在2000年以后的小年轻,顶多能说出2ch里的段子,或者早期的搞笑Flash,根本不算老资格,只是为了攀关系、凑热闹罢了。”

《网路老人会》聊老人话题的都是年轻人?哪些人才够格自称网路老人呢?

实际上,“ ‘网路老人会’ ”这个词,常常作为话题标签出现在日本各大社交平台,专供大家回忆与怀念早期互联网独特的趣事和文化。一位昵称为 “済み” 的网友最近公开发帖表示,很多带着“ ‘网路老人会’ ”旗号的人,根本就配不上“老人”之名,仅仅是沾染了一点儿早年网络梗,就想混入资深团体而已。

这样的观点一抛出,立刻引爆了网友们的新一轮话题——难道年轻人就不能聊那些曾经流行的老梗?又或者,真正的“ ‘网路老人会’ ”需要年纪多大、见识过哪些独特的网络事件才能被认可?时光的筛选、记忆的留存,由谁来定标准?网友们给出的答案五花八门。

有人说: “最起码要先问问对方认识这个物件没有。”

《网路老人会》聊老人话题的都是年轻人?哪些人才够格自称网路老人呢?

还有人坚持认为: “正宗的老人会,必须用这个才靠谱。”

《网路老人会》聊老人话题的都是年轻人?哪些人才够格自称网路老人呢?

也有人直接亮出自家珍藏: “这个才是铁证吧!”

《网路老人会》聊老人话题的都是年轻人?哪些人才够格自称网路老人呢?

更有人认真追根溯源: “想成为老人会成员,还得能够追溯到这些(´ω`)。”

《网路老人会》聊老人话题的都是年轻人?哪些人才够格自称网路老人呢?

有技术流回忆起过往:“估计只有见过Chameleon TCP/IP for Windows的,才算老资格。”

《网路老人会》聊老人话题的都是年轻人?哪些人才够格自称网路老人呢?

当然,也有更古早的标准出现:“要聊起源头,得从这个讲起。※连互联网这个说法都还没出现的时候。”

《网路老人会》聊老人话题的都是年轻人?哪些人才够格自称网路老人呢?

如果有人用过富士通的InfoMosaic浏览互联网,便成了不少人心中的资历象征:“经历过InfoMosaic上网才算是‘网路老人会’。”

《网路老人会》聊老人话题的都是年轻人?哪些人才够格自称网路老人呢?

别人还建议用快速提问检验对方资格:“得先问一句,这个你认识么?”

《网路老人会》聊老人话题的都是年轻人?哪些人才够格自称网路老人呢?

关于网络娱乐的回忆也层出不穷:“有没有玩过这个,先说说看呗。”

《网路老人会》聊老人话题的都是年轻人?哪些人才够格自称网路老人呢?

当然,一些网友还会考查“老人资格”的科技敏感度:“不妨先问下,知不知道这个?据说这家伙大概算全世界最早有名的AI了,能不能用倒是另一回事。”

《网路老人会》聊老人话题的都是年轻人?哪些人才够格自称网路老人呢?

由此可以看到,日本互联网圈对于“资深”与否的判定,并没有唯一答案。有人以见过冷门老软件为荣,有人则以亲历原始网络协议自居。

每一段回忆,都是互联网文化传承中的特殊勋章。正如这些讨论所透露的信息一样,资历的判定从来不只是年限问题,更离不开真实的经历、细致的感知和属于那个时代的独特痕迹。

或许,无论我们是属于哪一代,都曾用自己的方式、在数字世界的某个角落留下了不同的记号。而那些曾经闪耀流行过的网络符号,既承载着一代人的青春,也悄悄串联起了互联网一次又一次的代际更迭。

© 版权声明
THE END
喜欢就支持一下吧
点赞7分享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