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于荷兰阿姆斯特丹的梵高博物馆,收藏着诸多梵高的经典画作,包括 《向日葵》 、 《杏花》 、 《吃马铃薯的人》 、 《卧室》 等,一直以来都是全球艺术爱好者到访阿姆斯特丹必逛的热门地点。近日,梵高博物馆馆长 Emilie Gordenker 亲自于官方网站以及 《纽约时报》 刊登长篇公开信,坦率表达博物馆因政府未按约定拨款而面临闭馆危机的严峻现状。
梵高家族原本掌握着大量作品。为防止艺术瑰宝流失,梵高的侄子文森·威廉·梵高——因其工程师职业常被称为 “工程师梵高” ——曾与荷兰政府签订协议,向“文森·梵高基金会”移交了大约两百幅画作、五百份素描、九百封信件,以及历年收藏的同代艺术家作品。作为交换,政府承诺为博物馆的运营和维护提供充足的资金和资源,用以修缮陈列这些传世之作的场馆。
自1973年开启至今,梵高博物馆已累计接待近5700万名参观者,其中2017年单年观众达到高峰260万人。不同于其他公立博物馆严重依赖政府资助,梵高博物馆凭借高人气能够自筹高达85%的营收。然而,馆长 Gordenker 在文章中指出,起初馆舍的设计容量远远低于当今的观众流量,经历五十余年持续超负荷运行后,大部分硬件设备已不堪重负或面临技术过时,维护难度因替换零件的逐步匮乏而日趋加剧。
雪上加霜的是,自2024年起,荷兰政府要求所有公共建筑达到严格的可持续性标准,这一法规带来的改造压力使得简单维护已无法满足需求。博物馆需要投入巨资进行空调系统、电梯、污水处理等各类基础设施的全面升级,预计将在2028年启动大修。
此项庞大的工程总预算高达1亿零四百万欧元,将在馆方自筹资金支持下实施。但即使如此,维持运营和持续维护每年还要额外耗费逾1100万欧元。经过两年与政府协商,官方仅承诺继续拨付每年850万欧元补助,仍旧存在250万欧元缺口,使问题变得极为棘手。
若荷兰政府最终无法履行与 “工程师梵高” 签订的历史性协议,博物馆便无法保障藏品安全以及观众和员工的基本保障,被迫停业的风险大幅提升。眼下,馆方已经向法院提起诉讼,案件预计将于明年二月开审。事实上,围绕补助的纷争并非首次,历史上博物馆与政府之间的法律冲突屡见不鲜。对此,荷兰政府始终坚持现有850万欧元已经足够。
面对馆长 Gordenker 的长文控诉,部分网友表达了不同想法。许多去过博物馆的访客认为,馆内游客络绎不绝,除非提前预约,否则很难顺利进场。而且,成人门票高达24欧元(人民币约185元),相比欧洲其他知名博物馆票价略贵;但场馆的照明、参观路线及工作人员服务水准等方面却低于预期。除了门票收入,各种文创衍生品与授权费用亦为博物馆带来丰厚收益,这一切让外界难以信服馆方真正“缺钱”。
然而,馆长 Gordenker 所列举的经济支出,尤其与可持续环保改造息息相关,的确所费不赀。
博物馆在闭馆整修期间无法通过门票获利,营收骤减,加剧了财政压力。在这一背景下,继续申请追加资金似乎不无道理。对于馆方的困境与诉求,你又持何见解呢?
- 本站部分内容转载自其它媒体,但并不代表本站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 若您需要商业运营或用于其他商业活动,请您购买正版授权并合法使用。
- 如果本站有侵犯、不妥之处的资源,请联系我们。将会第一时间解决!
- 本站部分内容均由互联网收集整理,仅供大家参考、学习,不存在任何商业目的与商业用途。
- 本站提供的所有资源仅供参考学习使用,版权归原著所有,禁止下载本站资源参与任何商业和非法行为,请于24小时之内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