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到哆啦A梦这位经典角色,若是你曾读过原版漫画或曾欣赏过早期动画,相信你一定知道他的“毒舌”本性。无论遇到什么情况,哆啦A梦总是直言不讳、不留情面地调侃众人,丝毫没有顾虑对方的感受。
然而,最近播出的一集《哆啦A梦》动画,却引发了不少粉丝的不满:原本在漫画中,哆啦A梦撞见胖虎在家玩扮家家酒,本就有一段犀利吐槽的场景。
可在最新版本的动画里,这一情节竟然被改成了哆啦A梦安慰胖虎。如此变动,不少观众认为不仅破坏了哆啦A梦“毒舌”的角色设定,更反映出创作团队向“政治正确”妥协的态度。

今天就来聊聊,这番改动到底怎么回事吧~
“传送电话筒~~”

11月8日在日本朝日电视台播出的新一集《哆啦A梦》动画中,剧情发展到原作里大家熟悉的“传送电话筒”章节。然而因为对某些细节的改动,这一集也因此让不少忠实漫画党感到愤怒。
说起“传送电话筒”,其实它乍看和普通的纸杯电话并无二致。

但实际上,只要你对其中一端说上一声 “喂喂” ,整个人便会瞬间被传送到另一端的电话筒前。


这道具的电话线可以无限延长,于是,大雄和哆啦A梦兴致勃勃地把电话筒陆续安放到小夫、胖虎、静香的家里,家家和大雄的房间连通起来,一时间,大家可以随时自由穿梭到对方家里去了。
就在哆啦A梦意外闯进胖虎家时,他撞见了胖虎的“小秘密”——
胖虎独自一人正和一堆玩偶“扮家家酒”!


被发现后,胖虎心急如焚,连忙拜托哆啦A梦替他保守这个秘密,甚至说如果哆啦A梦愿意封口,他可以以 “铜锣烧” 作为报酬。

就在此时,哆啦A梦的下一句话成为粉丝热议的焦点。在最新的动画里,哆啦A梦选择安慰胖虎,他的态度是: “咦?这又没什么好隐瞒的……”

明显地,动画版改编后把原本的调侃变成了温柔劝慰,强调兴趣本无对错,无需羞于表达。
相比之下,原作漫画中的哆啦A梦可完全不是这种反应——他的原话是: “喂~~喂~~男生玩扮家家酒丢不丢脸啊~~” 。

直接调侃胖虎,既毒舌又刻薄,和如今动画中安慰胖虎的表现截然不同。
正因如此情节遭到删改,很多原作粉丝认为动画组是在主动迎合“政治正确”的审美需求。不仅如此,由于“毒舌”向来是哆啦A梦鲜明的性格标志之一,这样的改动无疑让他的角色形象变得模糊甚至崩坏。
面对这次争议,日本网友们也纷纷发表了观点:
有网友讽刺地表示: “政确A梦。”

也有人呼吁: “不要屈服于政治正确!”

还有评论指出: “顾虑政治正确的结果,就是哆啦A梦多了一个‘会照顾多样性但却对擅自进入别人家毫不在乎’的新设定。”

部分粉丝直言: “哆啦A梦要是再不说真话,这形象早就不像原来的那个蓝色家伙了。”

甚至有网友吐槽:“虽然我赞同这个年代这样讲是对的,但我还是比较喜欢原作里那种毒舌的哆啦A梦。”

不过,也有声音持支持态度,他们认为:“伦理道德本来就要随着时代的发展不断变化。”

有人分析道:“其实从很早的大山版哆啦A梦开始,角色形象就不再是原作中那种尖锐的毒舌蓝色机器猫了,现在出现改动也并不奇怪。”

还有观点更偏向理解: “不播出嘲讽的情节未必就是政治正确的问题,我觉得更多是创作者不希望让孩子们产生不良的共鸣。”

另一条评论也指出:“动画本来主要面向小学生群体,用同龄孩子的兴趣打趣作梗,如今未必还能激起孩子们的共鸣,所以改动并非坏事。”

有人总结时代变化带来的转变: “其实如今的孩子看男孩玩扮家家酒已不算什么稀奇了,这就是时代在变。”

那么,你会怎么评价这次动画情节的调整呢?是维护了多样包容的社会氛围,还是削弱了角色本身的真实个性?欢迎留言,分享你的观点!
- 本站部分内容转载自其它媒体,但并不代表本站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 若您需要商业运营或用于其他商业活动,请您购买正版授权并合法使用。
- 如果本站有侵犯、不妥之处的资源,请联系我们。将会第一时间解决!
- 本站部分内容均由互联网收集整理,仅供大家参考、学习,不存在任何商业目的与商业用途。
- 本站提供的所有资源仅供参考学习使用,版权归原著所有,禁止下载本站资源参与任何商业和非法行为,请于24小时之内删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