许多软件的“保存”按钮都习惯性地采用 “这种3.5英寸软盘图标” 。然而,如今3.5英寸软盘早已不是主流的数据存储介质,甚至对很多年轻人来说,这种软盘可能一辈子都未曾亲眼见过。即便如此,这一图标依然作为“保存”的代表意义,被保留下来,成为集体文化记忆里的符号。
近期,日本网友们又讨论起另一种看似相似的现象:关于 “老奶奶” 的表情符号(颜文字)——即使这种造型的奶奶在现实中几乎消失,作为符号却依旧频繁出现。

下面就带大家来梳理一下,这其中究竟是怎么一回事。
有日本网友感慨地表示,每当看到海报或宣传板上,采用盘发髮簪、丸子头造型的老奶奶图像来象征“高龄人士”,总感觉这些即使现实中已经很少遇见,却在符号和图片世界中被留存下来的形象,非常令人动容。

日本作家 “道民の人” 近期就在X平台分享了自己的看法。他提到,包括表情符号、颜文字等在内,许多创作者在描绘老奶奶时,习惯将头发盘成丸子头,还要插上一支髮簪,几乎成了“年长女性”的典型标志。
然而回望现实社会,这种盘发插簪的奶奶形象,确实已经非常罕见了。日常生活中,我们已难再在街头巷尾遇到顶着丸子头髮型的老年女性。
令人玩味的是,代表老奶奶的表情符号依然被广泛使用,例如:

随后,该话题在日本网络上迅速走红。网友们纷纷将其和 “用3.5英寸软盘代表保存” 的现象联系起来——二者颇有异曲同工之妙。
无论是物理的软盘,还是盘发插簪的奶奶,都已经在新时代的现实生活中难寻踪迹,但作为数字媒介、图像表达中的特殊“象征符号”,都被人们自然而然地沿用下来。
紧接着,日本各大社交平台开始涌现出各种经典的丸子头老奶奶形象。比如:
“樱桃小丸子” 中的樱小竹,

还有知名动漫 “海螺小姐” 里的磯野舟,

更别说在传统民间故事 “桃太郎” 当中的老奶奶形象,

甚至连畅销米果零食 “ぽたぽた焼” 的包装袋上,老奶奶依然扎着标志性的盘发丸子头,陪伴了一代又一代的消费者成长。

其实,细心观察就会发现:并非所有操作系统里的老奶奶表情符号都是丸子头设计。
大家不妨留意一下,你手机或电脑里 “👵这个老奶奶表情” 究竟是哪一种发型呢?
无论是软盘、“保存”按钮,还是插簪丸子头的奶奶造型,表象在更迭,实用功能和现实对象或许已经消失,却因独特的文化符号意义得以长久保存下来。
这种现象其实正反映了文化与符号之间微妙的传承逻辑:有些记忆会因为技术、生活方式和社会习惯的改变从物理世界消失,但却巧妙地转化为象征性的视觉语言,嵌入到新的媒介和日常表达中,带有历史感又充满怀旧气息。
说到底,符号化的力量就在于此——哪怕现实世界早已更新换代,某些“过时图像”依然保留在我们文字、图像乃至情感的表达中。
下一次你看到软件上那个 “保存” 的软盘图标,抑或街头广告、表情符号里的 “盘发老奶奶” ,不妨回想一下,这些看似“老派”的符号,其实已经成为文化深处别具意义的情感密码了。
- 本站部分内容转载自其它媒体,但并不代表本站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 若您需要商业运营或用于其他商业活动,请您购买正版授权并合法使用。
- 如果本站有侵犯、不妥之处的资源,请联系我们。将会第一时间解决!
- 本站部分内容均由互联网收集整理,仅供大家参考、学习,不存在任何商业目的与商业用途。
- 本站提供的所有资源仅供参考学习使用,版权归原著所有,禁止下载本站资源参与任何商业和非法行为,请于24小时之内删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