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重人格:现实中的复杂心境与社会质疑
在影视作品和小说中,“多重人格”常被作为一种悬疑或惊悚的设定,吸引着观众和读者。然而在现实中,拥有多重人格的人真的存在,而且他们的生活远比影视中的情节更为复杂。
最近,一位患有“解离性身份疾患”(即多重人格)的日本YouTuber篠原在电视节目中分享了自己的故事,揭示了这种精神疾病背后的真实生活与挑战。
篠原的故事:一个身体住着多个人格
篠原是一位33岁的YouTuber,自称体内存在多达70至80个人格,有时甚至接近100种。其中大约有10种人格较为活跃,并可以自由切换。
他通过自己的YouTube频道「放课后ネバーランド」,分享着自己的经历,并试图让更多人了解“解离性身份疾患”这种精神疾病。
然而,尽管他勇敢地站出来分享自己的故事,他的YouTube频道却经常受到质疑和嘲笑。
许多网友认为他是在“演戏”或是患上了“中二病”,甚至有人质疑现实中根本不存在多重人格。
篠原表示,有网友提出过不当言论,认为如果他的人格是男性,就应该可以露出上半身,而这些质疑让他深感无奈。
人格切换的感觉:隔着一层薄膜
篠原在节目中解释了切换人格时的感觉。他形容自己仿佛在一个房间里,面前有一个直径2米左右的圆框,框中有一层薄膜。
当他隔着这层薄膜触碰另一个人格时,便会发生人格的交换。
他甚至在镜头前演示了从男性人格“秋人”切换到女性人格“稚依子”的过程,展示了人格切换的具体表现。
多重人格的成因与挑战
多重人格的成因往往源于童年时期的创伤。
篠原回忆道,他在2至3岁时就出现了不同的人格,而小时候的体罚和校园霸凌进一步加速了人格切换的频率。直到10年前,他才被正式诊断为“解离性身份疾患”,从而开始了漫长的治疗过程。
这种疾病带来的最大挑战之一,是不同人格间的记忆无法共享。
篠原时常不知道自己是否吃过饭、是否洗过澡,甚至工作中掌握的技能也会因为人格切换而需要重新学习。
这种不断的记忆重置,使得他的生活充满了困扰,特别是维持一份长期稳定的工作变得极为困难。
专家的建议:如何与多重人格者相处
节目中的专家提醒,面对多重人格的人,最好的方式是像对待普通人一样与他们相处,不要刻意去追问他们的心灵创伤。同时,和他们订下约定时,最好通过书面形式而非口头约定,因为不同的人格可能不会记得先前的承诺。
多重人格作为一种真实存在的精神疾病,不仅仅是影视中的噱头,而是许多人在现实中必须面对的挑战。篠原通过自己的平台勇敢地分享了他的故事,希望能够让更多人理解这种复杂的心境与生活。尽管面临质疑和嘲笑,他依然坚持传播关于“解离性身份疾患”的知识,帮助社会更好地认识这类精神疾病。
篠原的故事提醒我们,面对精神疾病,我们需要更多的理解和包容,而非质疑和偏见。希望未来社会能为这些特殊的人群提供更多支持和关怀。
- 本站部分内容转载自其它媒体,但并不代表本站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 若您需要商业运营或用于其他商业活动,请您购买正版授权并合法使用。
- 如果本站有侵犯、不妥之处的资源,请联系我们。将会第一时间解决!
- 本站部分内容均由互联网收集整理,仅供大家参考、学习,不存在任何商业目的与商业用途。
- 本站提供的所有资源仅供参考学习使用,版权归原著所有,禁止下载本站资源参与任何商业和非法行为,请于24小时之内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