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美国纽约发生了一起引人关注的枪杀案,死者是美国联合健康保险公司的首席执行官—— Brian Thompson。几天后,26岁的嫌疑人Luigi Mangione被捕。
虽然在美国,枪击事件并不罕见,但这起案件却迅速在网络上引发了热议。这其中的原因很大程度上与嫌疑人Luigi Mangione的背景、教育和外貌密切相关。这究竟是怎样一个故事呢?
保险业界的首席执行官遇害 案件动机疑与不满保险行业有关
12月4日,Brian Thompson在纽约曼哈顿一家酒店外被近距离枪击,从背后被射杀,当场丧命。经过大规模的追捕,美国警方终于在五天后于宾夕法尼亚州逮捕了26岁的嫌疑人Luigi Mangione,并以二级谋杀等五项罪名起诉他。
警方在案发现场发现,嫌疑人使用的子弹壳上刻着“Deny(拒绝)”、“Defend(抗辩)”和“Depose(废黜)”等字眼,这些词语常在美国人申请保险赔偿时听到,联想到死者Brian Thompson所在公司是美国最大的医疗保险公司。警方怀疑,Luigi Mangione的作案动机与对保险行业的强烈不满有关。
之后,警方在逮捕Luigi Mangione时,从他的随身物品中发现了一份两页长的文件,内容是他对美国医疗保险行业的负面评价,甚至声称应该通过暴力解决行业问题。
他直言,“坦白说,这些寄生虫是自找的。” 并强调这是一件他必须要完成的事。
嫌疑人背景显赫 成绩优异且外貌出众
Luigi Mangione被捕后,他的背景成了网民议论的焦点。 他出身于马里兰州一个显赫的家庭,家族在当地拥有许多房地产。他自幼就读私立学校,进入了常春藤名校宾夕法尼亚大学,获得计算机工程学学士及硕士学位,而且曾任职数据工程师。
很多Luigi Mangione的朋友对此事感到震惊,因为他们都认为他是一个非常正常、个性善良聪慧的人。然而,据说Luigi Mangione曾在冲浪时发生意外,导致脊柱错位,自此变得低调内向,与朋友渐渐疏远。
他的旧识认为,那次意外以及愈发严重的病情使他对医疗保险有了负面的看法,最终走上犯罪的不归路。
美国人对医疗保险的反感 在这次案件中得到了体现
尽管Luigi Mangione的行为显然是有预谋的罪行,夺去了一条生命,但在美国社会中,有不少人表示他们更同情Luigi Mangione,而非死者Brian Thompson。
这是因为大多数美国人在索赔医疗保险时,往往会遭遇不愉快的经历,甚至许多人因为索赔被拒而无法得到及时治疗,延误病情。因此,在一些人看来,Luigi Mangione仿佛成为普通民众的英雄,为那些被保险公司拒绝的人出了一口气。
尤其是当他们了解到死者Brian Thompson去年的年薪高达1020万美元,而自己每月却不得不支付高达数千美元的健康保险费用时,这种情绪更为强烈。
当然,部分人之所以选择站在Luigi Mangione一边,可能因为他的高颜值。他深邃的眼睛和英俊的外表也成为他人气爆涨的原因之一。
尽管犯下了谋杀罪 他们仍然收获了一群粉丝
Luigi Mangione的走红让人想到一种古怪却时常出现的现象:人们为何对某些杀人犯表达同情,甚至迷恋?例如,70年代的美国连环杀手 Ted Bundy,警方相信他在1974至1978年间奸杀了30多名女性,但真实数字可能更多。
然而,即便是这样的凶手,在受审时仍吸引了一大批女性粉丝,因为她们认为Ted Bundy不仅英俊,而且举止优雅,迷人的微笑令人神魂颠倒。
2019年,还有一名男子Wade Wilson涉嫌残杀两名女子被控,其罪行甚至被描述为“为杀人而杀人”。
然而,他在法庭上不露情感的外貌反而为他赢得了人气,狱中收到了成千上百的示爱信,甚至还有些信中附有色情照片。他的粉丝甚至发起请愿,要求将他的死刑改为终身监禁,并获得过千人支持。
对杀人犯的痴迷 心理学给出的解释
历史上,不被唾弃反被追捧的杀人犯并不鲜见。就连歌手Ariana Grande也曾表示,她一度迷恋连环杀手Jeffrey Dahmer,直言他非常有魅力,甚至想和他共进晚餐。
这可能与一种名为” Hybristophilia “的心理现象有关,别名为“恋罪犯癖”或“坏男孩控”。简单来说,当一个人被连环杀手所吸引,对他们的背景、故事、罪行着迷,甚至感到性兴奋时,就可以算作“Hybristophilia”。心理学家Anil Aggrawal认为,这实际上是一种“倒错”心理的一种表现。
心理学家Katherine Ramsland曾研究过为何女性会对男性杀手感兴趣,她发现这其中有许多因素。某些女性可能因缺乏安全感、自尊或父爱,而误将杀手视为理想情人,甚至认为自己能够改变他们的想法。
亦有说法认为,患有“Hybristophilia”的人大多感情丰富,拥有无法想象的母爱,她们往往更容易理解杀人犯,看到他们值得同情的一面,因而在情感上与他们更为贴近。
虽然同情心本身并不犯罪,但纵容罪犯,扭曲社会价值观却绝非道德之举。无论杀人犯背后有何悲惨故事,也应为“杀人”这一行为承担责任。这正是社会最根本且不可动摇的核心价值。
- 本站部分内容转载自其它媒体,但并不代表本站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 若您需要商业运营或用于其他商业活动,请您购买正版授权并合法使用。
- 如果本站有侵犯、不妥之处的资源,请联系我们。将会第一时间解决!
- 本站部分内容均由互联网收集整理,仅供大家参考、学习,不存在任何商业目的与商业用途。
- 本站提供的所有资源仅供参考学习使用,版权归原著所有,禁止下载本站资源参与任何商业和非法行为,请于24小时之内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