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著名建筑师隈研吾以其大胆创新的设计风格而荣获国内外一致赞誉,他尤其擅长通过大量木材的使用,将建筑自然与环境融为一体。然而,近一段时间,有关隈研吾作品的争议声却逐渐升温——多座由他参与设计的公共建筑在投入使用短短数年后,就相继出现木材发霉、腐烂等问题。
原本造价高昂的建筑,如今尚未使用到寿命一半,就需要巨额经费进行修缮,令相关主管部门甚感苦恼。这些问题也引发了社会的普遍讨论,让我们来看看关于这场建筑风波的始末。
根据日本媒体的爆料,位于群马县的富冈市公所大楼就是一个典型案例。这座大楼于2018年建成,总耗资高达 40亿日元,由隈研吾亲自操刀设计,其特色在于室内外使用了大量木材。
然而,就在建筑落成后的短短 6年,本应为城市地标性建筑的富冈市公所如今却不断暴露出问题
大楼外部木材的多处区域因长期受到自然环境的侵蚀,出现了 发霉、腐烂 的状况,显得格外破败。
“一看这些发黑的地方就觉得已经开始腐坏了,真让人惋惜。”
当地市民纷纷表示不满,甚至有人抱怨:“这样的状况只会越来越糟,看起来也越来越难看。”
而面对市政部门的压力,富冈市再次将目光投向隈研吾的设计公司,希望由他团队提出合理解决方案。
抬头看看富冈市公所大楼的屋檐……
就会发现到处都出现发霉、腐烂的现象
然而,这次事件并不是偶然,类似的情况在隈研吾的其他设计中同样频繁上演。
以 京王电铁高尾山口车站 为例,这座位于东京八王子市的车站于2015年正式启用,同样大量采用了木材装饰。
结果,仅仅过去了 9年,车站内外的木材已变得斑驳不堪,甚至有旅客误以为车站已经营运接近 “20年” 。
「看车站斑驳的情况,我还以为已经盖好20年了呢。」
与富冈市公所类似,高尾山口车站的使用方也因为改造维修的频繁而叫苦不迭。
更值得注意的是,这些因为木材材质问题而饱受诟病的建筑并非个别现象。例如,位于栃木县那珂川町、由隈研吾设计的 “马头广重美术馆” ,自2000年投用至今已有二十馀年。
这座美术馆以大量的杉木用于装饰,被认为是充分体现隈氏设计理念的经典代表。
然而,近年来,美术馆的屋顶结构因多处杉木严重腐烂,已经带来了严重的安全隐患。
据悉,当地政府计划为该建筑进行一次大规模翻修,预算高达 3亿日元,却因此引发民众的强烈不满。
有居民直接表示:“只要把那些木头拆掉就可以了,根本没有必要花这么多钱浪费在翻修上。”
对此,部分业内专家也对隈研吾的设计模式提出了质疑。日本建筑师森山高至针对这些问题发表了自己的看法:“隈研吾在木材选用上的方法往往 不符合常规,他更倾向从设计美观的角度优先考虑,而忽略了木材后期养护和实际耐用性。”
他进一步指出:“木材的防腐处理不仅需要高昂的额外费用,还受到多种条件的限制。这就导致项目在设计概念和实际执行之间产生了巨大的矛盾,而公家机关在预算有限的情况下,难免会面临艰难的抉择。”
隈研吾因广泛使用天然材料而受到赞誉,但与此同时,这些材料也使得建筑在实际应用中暴露出维护成本较高、耐用性不足的问题。
这些问题让人们不得不重新思考一个关键问题:建筑设计究竟是为了 追求艺术性还是兼顾实用性?
尤其在涉及公共建筑时,仅有视觉冲击力是否足以弥补实际长期使用过程中可能引发的一系列问题?
总的来说,这次事件不仅是对隈研吾及其团队的考验,也为整个建筑界敲响了警钟——设计理念如果忽视了现实条件的局限,往往容易适得其反。
对主管部门而言,在未来建筑与设计项目的合作中,如何在创新美学与功能性之间找到平衡,显然是一课迫切需要面对的挑战。
- 本站部分内容转载自其它媒体,但并不代表本站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 若您需要商业运营或用于其他商业活动,请您购买正版授权并合法使用。
- 如果本站有侵犯、不妥之处的资源,请联系我们。将会第一时间解决!
- 本站部分内容均由互联网收集整理,仅供大家参考、学习,不存在任何商业目的与商业用途。
- 本站提供的所有资源仅供参考学习使用,版权归原著所有,禁止下载本站资源参与任何商业和非法行为,请于24小时之内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