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人十分重视泡澡,这种习惯几乎可以说是他们生活的一部分。对许多日本人来说,泡澡就意味着将浴缸注满热水,静静地享受这一片刻的舒适。然而,当这样的文化带出国门时,竟引发了一系列意想不到的问题。
最近,日本网友们在网络上激烈讨论了一个有趣但令人苦恼的现象:许多国家的浴室设计并不以泡澡为导向。它们不仅缺少浴缸外的排水孔,有些甚至连浴缸内的溢水孔都没有,可谓“泡澡障碍重重”。
这也导致不少日本游客因为过度放水而引起“水灾”,其中的经历令人哭笑不得。
有日本网友提到,在英国的某些酒店里,浴缸上贴着专门用日文撰写的告示,提醒泡澡爱好者们小心洗澡水溢出,而这一设计显然是为了防止类似的问题反复发生!
告示内容如下:
“这间浴室采用西式设计,地板没有排水孔。因此,如果洗澡水溢出浴缸,就会导致浴室或房间被淹。请务必注意!一旦造成损失,客人需支付至少400英镑的赔偿费用,敬请谅解。”
这一警告显然专门针对喜欢注满浴缸泡澡的日本客人,因此迅速引起网友热议。一些日本网友表示难以置信,“地板没有排水孔” 这种情况竟然可以存在。
更令人震惊的是,有些国家甚至连浴缸内部都没有设计溢水孔,这意味着一个没有看管的注水过程,足以引发严重的“水患”。
许多曾经出国旅游的日本网友开始分享自己的经历。其中一位知名YouTuber「SUSHI RAMEN」就提到,他的父亲在国外泡澡时因为疏忽造成了浴室严重积水。
据回忆,父亲一边给浴缸注水,一边收拾行李,结果下楼后发现,水早已从浴室漫溢出来,甚至淹到了楼下房间!
有网友感慨,“这种事情并不是第一次听说,甚至许久以前就已经有类似的旅游事故发生。”
对许多日本游客来说,注满浴缸泡澡是家常便饭,然而他们初到国外,常常不了解不同国家的浴室设计特点。
比如,卧室连通的浴室如果没有地板排水孔,再加上浴缸内部没有溢水装置,只需一场水放得过满的小意外,便可能导致整间房间被水泡,甚至蔓延到楼下,损失惨重。
一位名叫Naotaka Sato的日本网友分享了自己住在英国酒店时,无意间遇到的一张用日文写的贴心告示,这从侧面印证了问题的普遍性。这张告示正是为提醒泡澡的旅客注意防止水外流,否则不仅需要支付高额的赔偿费用,还可能引起旅程中的诸多不快。
在论坛中,一些网友接连“揭秘”自己或他人曾经犯下的泡澡错误。有人表示,“去英国参加校外教学时,就曾因泡澡导致好几间房间同时发生了积水问题。”
另有人提到,“朋友在国外某酒店时,把洗澡水注满后竟然睡着了,最终导致整间房间充满积水。幸好他买了旅行保险,才未因此破财。”
还有网友自曝,曾因为醉酒后执意泡澡而打开热水,却在泡澡的途中睡着,最终水漫整个房间,场面一度失控。
日本旅行社的一名前员工更是提到,“旅游中因浴室用水引发的问题,非常高频出现在游客的投诉榜单中。”
不仅如此,她还透露,有些历史建筑改建成的酒店,如果因为水溢出而导致结构受损,一个小小的泡澡“事故”甚至可能带来上百万日元(约数万人民币)的赔偿需求。
除了泡澡,一些网友还提到,“还有人会犯将浴帘放在浴缸外边淋浴”的低级错误。 一位网友分享当年的新员工入职培训经历,室友因为不熟悉浴室操作,错误地将浴帘挂在浴缸外淋浴,结果导致整个浴室积水,最终不得不叫酒店工作人员紧急处理。
淋浴的时候,浴帘要放在浴缸里面!!!
对此,还有网友一针见血地指出,日本游客常说“入乡随俗”,然而在某些情况下却很难做到。“如果真的能做到入乡随俗,想必此类事件也不会频繁发生了吧!”
另一位有类似经历的网友提到,“曾在伦敦一家酒店引发水灾,事后才意识到不同国家的浴室设计差异。”
他非常后悔给酒店添了麻烦,并提醒大家要积极了解当地的习惯与设施。还有人开玩笑说,“光浴室里的赔偿费用,有时候就够买好几份旅行保险了。”
最后,一些善意的提示被反复提及:如果去国外旅行,要充分了解当地浴室的设计特点。
例如,淋浴时务必将浴帘放进浴缸内,而放水泡澡时也要时刻注意水位,千万不要离开或分心。为了以防万一,购买旅行险也是一个明智的选择。毕竟,陌生环境下的泡澡过程虽令人放松,但稍有不慎便可能引发一场“水灾”。
“总之,去了不熟悉的地方,该学的常识要学,该保的保险也要保!”
- 本站部分内容转载自其它媒体,但并不代表本站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 若您需要商业运营或用于其他商业活动,请您购买正版授权并合法使用。
- 如果本站有侵犯、不妥之处的资源,请联系我们。将会第一时间解决!
- 本站部分内容均由互联网收集整理,仅供大家参考、学习,不存在任何商业目的与商业用途。
- 本站提供的所有资源仅供参考学习使用,版权归原著所有,禁止下载本站资源参与任何商业和非法行为,请于24小时之内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