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位在职场打拼的朋友是否都有过这样的感受:某些工作的存在,似乎并没有真正的意义,反倒更像是做给别人看的“假忙”表演?近日,全球知名团队协作和即时通讯平台 Slack 发布了一项调查,揭露了类似岗位“作秀行为”在亚洲职场中的普遍性。
报告指出,印度、日本及新加坡等亚洲国家的员工,竟然在这类装忙任务上花费了最多的时间。难道这种虚假的忙碌仅仅是亚洲职场的特有现象?接下来,让我们来看看日本网友对这份调查的看法吧~
“根据 Slack 的调查数据显示,亚洲员工在装忙的工作上花费了最多的时间。”
这一调查立刻引发了热议。有趣的是,按照 Slack 公布的装忙排行榜,位列前三的国家是印度、日本和新加坡,且从统计数据来看,这些国家的职场人竟然有超过三分之一的时间是在完成这种缺乏实质意义的“任务”。
这项报告在网络上特别是在日本的社交平台(现称 X)激起广泛讨论,不少网友纷纷分享了自身在职场中经历的“伪忙碌”现象。以下是一些令人啼笑皆非的真实案例:
“即便是 IT 企业,仍然要求将文件打印后以钉书机装订成册来提交,请示上级;完全不支持电子化。”
“我曾经打印过大量纸质交货文件,填写了足足四个纸袋的内容递交给客户。虽然心里清楚他们肯定不会看。”
“公司要求开两次检讨会,一次为‘预演’会议,另一次才是‘正式’会议。”
“与客户洽谈业务时,要求每人一份打印版资料。讽刺的是,这些PDF文件早就已经通过邮件发给客户,而会后这些纸质资料直接被丢弃。”
“必须将所有修订内容打印出来,并用荧光笔批注修改处的前后差异,而不是直接在 Excel 上对比调整。只是因为客户坚决表示‘我们不信任任何工具或软件’。”
“公司规定同时管理两套进度表:一套专供客户查看的‘官方进度’,以及一套内部实际使用的时间表。为了这种表面功夫,我还曾因精神压力大,不小心将错误的版本发给客户,好在后来顺利化解。”
“传递电子文件之后,依然需要额外打印一大堆纸质版本,分发给所有与会人员作为‘备份’。这些资料经常开完会就被直接遗弃。”
“为了上级的审核与盖章,整个团队也只是在消耗时间制作无意义的文件。”
“职场中的会议几乎都成了表面功夫,如对应政治斗争而开的无意义会、结论事先已有定论的敷衍会,甚至因内部争权而毫无建设性的讨论会,全是时间的浪费。”
“本来用 Excel 的几个简单宏程序就能解决的工作,硬是要求人工手动输入数据。”
“一个几乎价值不足 1000 日元的小物件,比如圆珠笔,都要为其编号、注册、归档进行管理。任职期间我一度废除了这一荒谬的规章。”
“每次开会到最后,总会有一个高分量的领导突然问:‘做这个有意义吗?’直接否决此前讨论的一切内容。”
“不论是发电子邮件还是传真文件,接下来总得另外亲自打电话确认进度,完成工作。”
从以上这些吐槽来看,日本职场中的“假忙”行为可以说是花样百出。有时候,这些表面功夫甚至已经成为文化中的一部分了——明知无意义,却不改变,似乎人人都默默接受它是“职场潜规则”。
那么,“假忙”究竟存不存在于你的工作中呢?是否也有让你无奈到想仰天长叹的经历呢?
- 本站部分内容转载自其它媒体,但并不代表本站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 若您需要商业运营或用于其他商业活动,请您购买正版授权并合法使用。
- 如果本站有侵犯、不妥之处的资源,请联系我们。将会第一时间解决!
- 本站部分内容均由互联网收集整理,仅供大家参考、学习,不存在任何商业目的与商业用途。
- 本站提供的所有资源仅供参考学习使用,版权归原著所有,禁止下载本站资源参与任何商业和非法行为,请于24小时之内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