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头脑特工队》(Inside Out)全新番外《梦境制片厂》(Dream Productions)已经上线 Disney+,全剧追完真的让人忍不住推荐:剧情轻松幽默,绝对是搭配晚饭放松身心的绝佳选择!
原来,白天我们忙于“情绪劳动”,而晚上进入梦境,却继续忙着“生活投射”。在那神奇的梦工厂里,各种欲望与幻想在脑内变成了电影拍摄计划。那些“幕后英雄”们,为了拍出一部部“票房巨作”,经历着巨大的压力。对于喜欢探讨梦境分析或潜意识的朋友来说,这部剧绝对不容错过!
进入睡眠模式!梦境正式开机
如果《头脑特工队》第一、二部电影中你已经被女主角 Riley 的成长与情绪变化深深感动,那全新番外《梦境制片厂》则将带你进入一个更具创意的新奇脑内世界。这次,喜怒哀乐等情绪角色成为配角,而观看故事的焦点则转向了 Riley 的潜意识世界——她白天经历的种种事件如何潜移默化地影响夜晚的梦境?
在这个大脑好莱坞中,全新的“梦境制片厂”部门热闹非凡,各个小组忙得不可开交,每晚都有不同的“剧组”为上演一出出精彩的梦境而努力。像梦境大银幕即将点亮的逐帧画面,每一场戏的剧本都由生活中的真实情绪作为灵感来源。
导演 Paula 曾是梦境制片的风云人物,她拍出的梦境经典曾帮助两岁的 Riley 成功告别奶嘴,那时,她可谓春风得意。但如今,时光荏苒,Paula 似乎逐渐丧失了与 Riley 青少女思想同步的能力。
独角兽、杯子蛋糕、缤纷彩虹,这些靠一招鲜吃遍天的老套路,显然无法满足 Riley 深入复杂的内心世界了……更糟糕的是,制片人 Jean 已经在旁冷眼相待,甚至威胁要将她“扫地出门”。新加入的助理 Xeni 性格麻烦,却是她在困境中唯一的搭档。Paula 能否实现一场大逆转?一场关于青春与现实、灵感与挣扎的潜意识冒险也随之展开。
一场映射电影行业的“血泪剧”
观看《梦境制片厂》时,观众不难发现,这不仅是脑科学与潜意识的延续探索,更是皮克斯对影视产业现状的辛辣讽刺。从风光一时的过气导演和万众瞩目的明星,到雄心勃勃的制片人和怀揣梦想的新锐创作者,这部剧将好莱坞群体置于梦境隐喻之中,为屏幕前的观众奉上一场别样的映照现实的好戏。
Paula 的焦虑映射了不少中年导演的困境——当年轻一代的审美与口味变得陌生,他们还能够继续引领潮流吗?而制片人 Jean 的坚持收视导向的理念,则更像是一记重锤,直击创作自由的挣扎。
此外,令人惊叹的细节设计也为这部番外锦上添花。比如梦境制片厂内张贴的电影海报模仿了经典名作,大门则整体致敬了好莱坞黄金时代的派拉蒙影业标志字样。这些安排让人不禁猜测:“皮克斯是否借此含蓄地为影视从业者发声?”
执行制作人、《头脑特工队》的导演 Pete Docter 也坦言,创作《梦境制片厂》初衷是想探讨梦境的力量,以及其对现实生活如何施加影响。
从解梦到解生活:潜意识的神秘力量
剧中,Riley 抱怨自己的毕业舞会筹备不顺:她没有合适的礼服,也不知道邀请谁做自己的舞伴。在梦境中,Paula 的拍摄团队拍出 Riley 内心真实的声音——她讨厌妈妈为她准备的旧礼服。
醒来后,Riley 鼓起勇气向妈妈表达了诉求,这个故事也成为梦境制片厂最热议的话题之一。观看这部影集时,你会发现,它深入探讨了梦境其实是生活的一面镜子,并启发我们,要直面内心的声音,答案其实一直藏在心里。
除此之外,《梦境制片厂》还呈现了梦游、清醒梦等不同的睡眠状态,借由丰富的动画设定展现潜意识世界的神奇与奥秘。Riley 的情绪起伏与个人意志无形中左右着梦境的性质,也让观众不禁惊叹:人的潜意识竟然如此深不可测!
在宣传期间,皮克斯团队在社交平台上发起互动,向观众提出问题:“如果你能和你的‘制片团队’对话,你会说什么?”
网友的留言让人忍俊不禁又感同身受:“拜托不要再让我梦到考试没交卷了!”、“我已经毕业好多年了,但总梦见老师批评我忘记交作业!”;
也有人困惑发问:“为什么我会反复梦到焦虑的场景?”、“好久不联络的人,为何依旧在梦里出现?”
这些看似轻松调侃的话语,其实透露着我们对梦境暗示的深刻兴趣。
不过,看完这部剧,我最大的心愿却是能养一只梦境中出现的“褪黑激素狗”褪褪!摸一摸它就能瞬间入睡,估计是现代人最梦寐以求的“秘密武器”。
如果你也对梦境着迷,不妨走进《梦境制片厂》的世界,既能思考潜意识的奥秘,也能轻松享受一场治愈的闹剧!
- 本站部分内容转载自其它媒体,但并不代表本站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 若您需要商业运营或用于其他商业活动,请您购买正版授权并合法使用。
- 如果本站有侵犯、不妥之处的资源,请联系我们。将会第一时间解决!
- 本站部分内容均由互联网收集整理,仅供大家参考、学习,不存在任何商业目的与商业用途。
- 本站提供的所有资源仅供参考学习使用,版权归原著所有,禁止下载本站资源参与任何商业和非法行为,请于24小时之内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