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是否在学习或工作时习惯于待在固定的地点,比如图书馆或自家书房?又或者,你更倾向于偶尔变换环境,比如今天在图书馆,明天在咖啡厅?日本著名的大脑专家池谷裕二最近在一篇专栏文章中提到,其实我们在学习或工作时,最好不要始终待在同一地点,而是选择至少两个不同的场所。
这样的环境切换能够激发大脑的记忆模式,从而大大提升学习和工作的效率。那么,他究竟是如何解释这一现象的呢?现在就让我们一起来了解一下吧!
池谷裕二是日本知名的大脑科学家,同时也是一位药学家。
他经常通过撰写书籍以及参加电视节目等方式,向公众传授关于大脑的科学知识。
近期,池谷裕二在日本权威杂志《周刊文春》的专栏中发表了一篇文章,解析如何通过环境的改变来提升学习或工作的效率。文章一经刊登便引起了广泛关注。
文章中,池谷裕二指出:“无论是学习还是工作,都不建议一直局限于一个地方。如果能够选择至少两个不同的地点学习或工作,大脑中的‘海马回’ 会因此发出Theta(θ)波,从而增强记忆力。”
这一现象的根本原因在于:动植物在面临新的环境时,为了应对潜在的危险,会迫使自身记住更多的信息。
这种适应机制在我们的学习和工作中同样适用。简单来说,环境的变化能够促使海马回进入记忆模式,从而提高学习工作效率和成果。
“碰壁”时不妨换个环境试试!
池谷裕二的这篇理论迅速得到日本网友的热烈响应。许多人纷纷在网上分享自己的感受和经历,还总结了各种适合学习或工作的地点切换方式:
有大学生分享道:“在大学期间,我习惯在图书馆、研究室和咖啡厅之间切换环境学习。”
一位网友表示:“即使是在家,我也设计了三个不同的工作区域。”
还有人幽默地说道:“看来所谓的‘数字游民’群体最强了,他们每天换一个地方办公!”
类似的经验还有不少:从事戏剧演出的网友提到,为了更好背台词,他会在家、浴室、电车和练习场之间来回切换场景,而这一习惯确实帮助他更容易记忆台词。
此外,一些漫画家和作曲家也都有类似的做法。一位网友分享了一则关于音乐人小室哲哉的轶事:当年他将整层住所的每间房间都改造成了录音室,每次创作遇到瓶颈,就换到另一间房内继续灵感的碰撞。
“现在看,这不仅是才华的体现,也可能和环境切换的不小关系。”
有趣的是,这种观点并非首次被提出。一些网友提及,日本畅销书作家桦泽紫苑的著作中也提到类似的理论——他在工作时同样使用了多达4个不同的场所!
有网友更是设想,通过虚拟现实(VR)创建多个工作房间,并定期切换“虚拟环境”,是否也可以达到类似效果。
另有人透露,自己在使用VRChat的过程中,凭借虚拟屏幕与不同的虚拟场景切换,确实感到注意力和效率得到了提升。
当然,并不是所有人都习惯频繁更换工作或学习的地点。也有网友分享道:“我一向偏爱固定的环境,但看来是时候尝试一个备用场所了,也许能够带来意想不到的效果。”
池谷裕二的研究为那些在学习或工作中感到效率低下的人提供了一种切实可行的解决方案——尝试改变环境。对于大多数人而言,这样做的成本其实很低,但潜在收益却很大。
不妨也给自己安排两个固定的学习或工作地点,或在需要集中精力时主动换个环境,说不定结果会让你大吃一惊呢!
- 本站部分内容转载自其它媒体,但并不代表本站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 若您需要商业运营或用于其他商业活动,请您购买正版授权并合法使用。
- 如果本站有侵犯、不妥之处的资源,请联系我们。将会第一时间解决!
- 本站部分内容均由互联网收集整理,仅供大家参考、学习,不存在任何商业目的与商业用途。
- 本站提供的所有资源仅供参考学习使用,版权归原著所有,禁止下载本站资源参与任何商业和非法行为,请于24小时之内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