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有没有过这样的经历?明明刚刚辛苦整理过房间,却依然被爸妈批评太乱,要求继续收拾。这种情况往往让人感到无奈,但其实问题的根源可能在于,每个人对「乱」和「整理」的定义大相径庭!
最近,一位日本推特网友就提出了整理的三种截然不同的定义,引发了广泛讨论。看完后你会发现,许多家庭中亲子或夫妻间的争执,或许都源于这种认知差异。接下来,就让我们一起来看看,你究竟是哪一类整理观念的代表吧!
「我觉得持有不同整理观的人,永远无法真正理解彼此的观点。 」
这句话出自日本推特用户 仓戸みと,她最近在推特上分享了关于「整理」的一些思考,迅速引起热烈关注和讨论。
根据 仓戸みと 的观点,「整理」的概念其实会因人而异,主要受到对「空间」和「秩序」需求的不同而影响。以下是两种截然不同的整理风格——
假设一个房间内杂乱堆放着各种物品。
「空间优先」的 A 类型 认为重要的是腾出可用的活动空间。在他们看来,只要把主要活动范围的物品清理干净,至于其他杂物的收纳空间是否整齐,就无关紧要。
相反,「秩序优先」的 B 类型 则以整齐摆放为首要目标。他们会花时间将所有物品按照特定规则排列,即便这样可能会占用更多的空间,他们也认为这才是真正的整理。
如果一对亲子或一对夫妻刚好分别属于这两种不同类型,那么可以想象,他们的对话会经常是这样的——
「A:『我整理好了!』
B:『这哪里叫整理?明明还很乱!(快把东西摆整齐!)』
或者:
B:『我整理好了!』
A:『这哪里叫整理?东西放得满满当当!(快腾出多点空间!)』 」
这种情况反复上演,各自都觉得自己的整理方式已经达到要求,却根本无法满足对方的期待。
在网友们的热烈讨论下, 仓戸みと 进一步提出了第三种整理类型,也就是 C 类型。这样的人认为,与其花时间整理,不如直接把所有散乱的物品都丢掉!垃圾没了,房间自然就清爽整洁了,这才是他们眼中最简单有效的整理方式。
说到这里,不知你发现没有,其实这三种整理方式本质上都有各自的逻辑,并不存在对错之分。它们更多是一种个人偏好的反映,而偏好间的差异却可能成为家庭琐事冲突的根源。
那么,你是哪种类型的人呢?
是注重腾出更多空间的 A 类型,追求整齐有序的 B 类型,还是直接选择断舍离的 C 类型?
或许,这个问题的答案能让你对自己和身边人多几分了解,也少一些争执。
- 本站部分内容转载自其它媒体,但并不代表本站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 若您需要商业运营或用于其他商业活动,请您购买正版授权并合法使用。
- 如果本站有侵犯、不妥之处的资源,请联系我们。将会第一时间解决!
- 本站部分内容均由互联网收集整理,仅供大家参考、学习,不存在任何商业目的与商业用途。
- 本站提供的所有资源仅供参考学习使用,版权归原著所有,禁止下载本站资源参与任何商业和非法行为,请于24小时之内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