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期以来,日本人向来有泡澡的传统习惯。然而,从日本历史的泡澡文化来看,能够在家中拥有一台浴缸的家庭其实并不多。即便进入20世纪,很多居住在公营住宅的家庭依然需要靠公共澡堂来满足泡澡的需求。
最近,不少日本网友开始讨论起在1960年代诞生的一种独特设备——一种简易便携的移动式浴缸兼淋浴间,可以说是如今“整体浴室”的雏形。
这项发明曾一度成为众多公宅家庭的救星。不过,由于设备在室内使用易导致潮湿环境从而引发发霉,因此许多家庭选择将其安置阳台。
接下来,让我们一起回顾这一承载了历史记忆的装置,看看它曾经的风光和使用趣闻吧。
“阳台上的神秘箱子,其实就是一个浴缸。”
这是年长的日本网友提到1950至1960年代的公营住宅时常常感叹的一句话。根据当时的情况,这类住宅并未配备浴室,家庭不得不自行购买便捷式浴缸代替。由于放置在室内会因湿气积聚而容易霉变,阳台就成为这些设备最常被安置的地方。
与此同时,那些被视为“高级住宅”的公团住宅,凭借“自带浴室”的独特卖点受到了很多住户的追捧。
“这东西看起来像个普通的大铁箱,但是以前的公宅家庭离不开它。”
在日本社交平台X上,昵称为“きゃろるコンフォート”的网友发文回忆道。他分享了关于60年代流行于日本各地的一种移动式小型浴缸兼淋浴间,引发了网友们广泛的回应。
不少经历过那个年代的年长网友对这种设备大呼怀念,纷纷诉说着它曾给生活带来的便利。
而年轻的网友则感到新奇,以至于惊叹:“这一生都没见过这种设备!”
这种设备被称为 バスオール(bath all) ,最初是由北海道的 ほくさん(hokusan) 公司在1960年代早期推出。
当时,由于许多公营住宅与传统旅馆都没有配备浴室,洗澡必须依赖外面的公共澡堂,这无疑非常不便。而バスオール(bath all)的诞生,让这些家庭和旅馆得以轻松地在室内实现洗浴功能。
当年的バスオール(bath all)广告
广告中主角一家兴高采烈地洗澡,展示的是新设备的现代化与便捷性
在那个年代,这套设备售价大约为 6万日元,而1960年代的日本大学应届毕业生起薪约为 7万日元。换句话说,购买这台设备几乎需要耗费一整个月的工资。这对许多家庭来说,虽然需要一笔不小的开支,但却是值得的投资。
バスオール(bath all)的构造同样十分巧妙:设备下半部分是一个小型浴缸,既可以坐着泡澡,还可以站起来使用淋浴。附带的热水器能瞬时加热所需的热水,充分满足了居家洗浴的需求。
但随着它的普及,一些现实问题也逐渐显现。バスオール(bath all)在设计之初是为了室内环境而定制。然而很多家庭很快发现,设备占空间不说,加上和旧式房屋的构造并不完全适配,其热水器容易引发室内湿气,引来霉菌泛滥。
此外,老式瓦斯热水器的排气功能有限,若长时间室内使用,还有产生一氧化碳中毒的风险。于是,许多家庭不得不选择将它安置在阳台上,以避免室内环境受潮。
这也衍生出一个特殊现象:对住过年代久远旅馆的日本游客而言,若前台强调 “浴室在阳台” ,就意味着那间房子可能装有 バスオール(bath all) 。
现代还能见到バスオール(bath all)展示样机的地方屈指可数,但不少二手老式旅馆或一些地区博物馆仍保留了实物。从外观特征上看,阳台摆放的バスオール(bath all)设备造型笨重,却充满了那个年代简单实用的设计哲学。
以下是バスオール(bath all)的实物和剖面图:
全套配置价格高昂,几乎等于普通工薪家庭整月收入。下半部集成浴缸,用户可灵活选择泡澡或淋浴两种方式。
如果将其直接摆放在室内,湿气问题显得更为严重。
“这种产品简直是60年代日本家庭的救命稻草!”
对部分年少时曾在公宅长大的日本网友而言,バスオール(bath all) 不仅是实用工具,更是一种承载了岁月记忆的“情感连接器”。
尽管今天,バスオール(bath all)作为上世纪的“黑科技”已经退出时代的舞台,但它的出现标志着日本家庭洗浴文化的重要变革。它昭示着人们对便利与舒适生活的追求,并在日本的生活史册上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页。
如果身处那个物资匮乏又充满烟火气息的年代,你会不会也想在自家阳台装上一台这样的装置呢?
- 本站部分内容转载自其它媒体,但并不代表本站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 若您需要商业运营或用于其他商业活动,请您购买正版授权并合法使用。
- 如果本站有侵犯、不妥之处的资源,请联系我们。将会第一时间解决!
- 本站部分内容均由互联网收集整理,仅供大家参考、学习,不存在任何商业目的与商业用途。
- 本站提供的所有资源仅供参考学习使用,版权归原著所有,禁止下载本站资源参与任何商业和非法行为,请于24小时之内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