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还记得昨天晚上吃了什么菜吗?而前天晚餐又是怎么解决的呢?如果这些问题让你一时语塞,同时你又是个平日离不开手机、时常刷屏的“低头族”,那么要当心了!你可能已经陷入了一种被称为“智能手机失智症”的状态。
最近,日本某电视台制作了一期详细的专题节目,深入分析了这种现象的成因和表现,并向大众提供了简单的自我诊断方法。
这一话题立刻在日本网友中引发了热烈的讨论。下面我们就来了解一下这种被称为“智能手机失智症”的问题到底有多可怕吧!
最近在日本的热门话题“智能手机失智症”已迅速成为网络上的热搜关键词。这一现象究竟是怎么回事呢?
近日,日本富士电视台的晨间资讯节目《サン!シャイン》(Sun! Shine)专门制作了一期有关“智能手机失智症”(スマホ认知症)的专题,节目播出后迅速引发广泛关注。
许多观众都开始担心:是不是自己也可能患上了这种“现代病”?大家一边议论纷纷,一边自我反思是否有类似的症状。
根据节目中的医学专家、脑神经外科医生奥村步的描述,“智能手机失智症”主要影响的是30至50岁之间的中青年人群。与传统的老年痴呆症不同,这种症状竟然集中在相对年轻的年龄段。
奥村医生指出,这种现象通常表现为健忘导致的生活和工作效率下降,比如经常“忘东忘西”,甚至完成日常简单的家务和工作任务时也会陷入困扰。
真正的问题在于,长期沉浸在手机中的习惯会让大脑变成一个“信息垃圾屋”,大脑疲劳、认知功能低下随之而来。
为了进一步佐证这一观点,节目还展示了患者与正常人大脑功能对比的图像。在配图中,被标记为蓝色的区域代表大脑功能降低的部分,对比可以明显看出,患有智能手机失智症的个体(左侧大脑)比起正常人(右侧大脑)低功能区域更多。
这种状态具体会怎样影响生活呢?简单来说,它是由过度使用智能设备导致的大脑疲惫,逐渐引起认知障碍的表现。比如,记忆力减退、无法集中注意力、失眠等症状相继显现。
就连连贯的记忆功能也会受到干扰:如果问一个普通失智症患者“你吃过饭了吗”,他们可能会忘记吃过这件事,而智能手机失智症的患者则记得吃过饭,但不记得吃了什么。
节目中还采访了一位因智能手机失智症寻求医疗帮助的43岁男性。他描述道,自己最近经常记不得朋友的名字,重要的预约也会完全忘记。这种状况逐渐加重,他不得不开始怀疑自己的健康状况。
当医生与他探讨病情时,更是发现他的注意力总是被手机吸引,而与医生的交流显得断断续续,该男性甚至会将手机随意放在诊室桌上,时不时地解锁查看。
进一步了解后,医生发现他的手机每日屏幕使用时间高达6到7个小时,这让患者自己也感到惊讶和不安。他坦言,从未意识到自己对手机的依赖已经严重到这样的地步。
根据医生的提醒,若每日手机使用时间达到5~6个小时,就已经进入智能手机失智症的高风险范围。
节目随后也提供了一份简易的自查清单,帮助观众了解自己是否可能患上这种“病”:
- 总是把手机随手放在身边,时时刻刻需要查看
- 无论朋友还是熟人,时常想不起对方的名字
- 许多简单的汉字写不出来
- 频繁通过拍照代替记忆
- 非常依赖手机搜索获取信息
- 经常感到睡眠不足
- 缺乏行动力,对什么都提不起兴趣
- 显而易见地感觉工作或家务效率下降
清单中特别说明,如果以上症状中符合任意三项,就需要引起注意,而若后三项中的任何一项符合,可能已经表明大脑功能正面临显著的衰退风险,需要立即重视。
正如节目的结论所说,这种依赖智能设备造成的现代病症,的确值得所有人深思。“智能手机失智症”不仅影响生活质量,更可能对长期精神健康带来重大隐患。
那么,看到的你,又能回忆起最近一顿晚餐的菜单吗?或许,是时候放下手机,给自己的大脑也放个假了。
- 本站部分内容转载自其它媒体,但并不代表本站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 若您需要商业运营或用于其他商业活动,请您购买正版授权并合法使用。
- 如果本站有侵犯、不妥之处的资源,请联系我们。将会第一时间解决!
- 本站部分内容均由互联网收集整理,仅供大家参考、学习,不存在任何商业目的与商业用途。
- 本站提供的所有资源仅供参考学习使用,版权归原著所有,禁止下载本站资源参与任何商业和非法行为,请于24小时之内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