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公司逐渐推动“上司选择制度”!为了降低离职率,而诞生出来的新措施!

很多人都曾幻想过,如果人生可以重来一次,自己一定会怎样重新规划。而在职场中,这种念头往往被工作压力、上司矛盾、或薪资待遇的不公等因素进一步放大。于是,我们常听到有人抱怨希望辞职一了百了。

然而,如果企业能够提供一种让员工“重新选择”的机会,比如选择自己的直接上司,会不会让事情有所不同呢?

图片1

这篇文章就探讨了日本一家公司的全新制度——“上司选择制度”,并通过一些实际案例分享了其实施后带来的变化与启发。

近年来,日本职场新人离职的比例节节攀升,创造了历史新高。据调查,其中一个重要原因是与上司之间的关系不和。

图片2

为此,日本媒体采访了一家实施“上司选择制度”的公司,试图了解这种创新举措对企业运转及职场气氛的影响。

图片3

在街头随机采访中,一位20岁的年轻人坦言,如果无法处理好与上司之间的关系,融入公司会变得非常困难。这样的困难迫使许多人在感到无望后选择辞职。

图片4

而另一位28岁的业务员则分享道,如果上司性格专横、不接受建议,下属的想法就无从沟通,长此以往,自己也萌生过辞职的念头,虽未付诸行动,但也陷入了挣扎。

图片5

根据日本厚生劳动省的数据,截止去年,日本大学毕业生在入职后的三年内,离职率高达34.9%,这是过去15年来的最高记录。

图片6

而在一项有关离职原因的调查中,“职场人际关系不佳”以及“与上司不和”被列为主要离职动因之一。

图片7

媒体报道的主角是渡边梨沙小姐(31岁),她在北海道一家名为“さくら构造”的结构设计公司工作。据她回忆,曾经一段时间因工作量巨大,试图与当时的组长——山田惠一先生沟通过,然而对方只是简单回应“尽量加油”,并未真正缓解问题。

图片9

随着节假日的加班与工作压迫积累,她开始对这份工作失去信心,甚至考虑辞职。面对日复一日的不堪重负,渡边小姐几乎走到了职业生涯的尽头。

图片8

就在她计划离职时,公司推出了一项名为“上司选择制度”的新政策。这一制度允许员工每年三月,可以自主选择希望调到哪位上司的部门工作。渡边小姐抓住了这个机会,选择了一位新的上司。

图片11

而这项制度的目的是为了减少因为上司与下属关系不和,而导致的人才流失。据“さくら构造”人事部的今井翔也先生介绍,他们意识到不少优秀员工正因与上司存在矛盾被迫离职,公司损失颇大,于是决定推出“上司选择制度”,以期改善现状。

图片12

事件发展到这里还算顺利。然而,改革并非总一帆风顺。在渡边小姐选择新上司后,原组长山田惠一表示其本人也受到了不小的打击。

他深刻反省自己在管理上的不足,并坦言虽然理解渡边小姐的选择,但心情仍受到影响。不过,他也表态,这次经历让他意识到自我提升的重要性。

图片13

自2018年引入“上司选择制度”以来,“さくら构造”的员工流失率从原来的11.3%下降到2023年的0.9%。这个显著的变化让公司坚信,这项制度确实创造了积极的影响。

图片14

然而,故事至此并未结束——渡边小姐在新部门工作了一段时间后,发现换了上司后,虽然人际关系有所改善,但工作量更大,压力也随之增加。

她逐渐意识到,原先在山田组长部门的工作强度其实相对较轻松。一年后,她利用同样的制度重新申请回到山田先生的团队。这一波“剧情反转”真是出乎意料,让人颇感有趣又感叹不已。

图片15

至于重新回归后,山田组长表示,自己更加注重与渡边小姐的沟通,不论是技术交流还是人际互动,两人都显著改善了相处状况。渡边小姐的职业素养也得到了长足进步。从这一经历中,不难看出,有效的管理方式和双向沟通是缓解职场矛盾的关键。

图片16

在采访中,记者还问及其他资深管理层人士对“上司选择制度”的看法。一些人认为这是个有趣又前沿的想法,值得尝试;但也有人质疑其实际性,认为在注重团队协作的公司中,要满足所有人对上司的喜好几乎是不可能完成的任务。

图片17

比如,一个企业中不同岗位之间往往有较强的专业性划分,让员工在美工、会计或企划部门之间随意选择,很可能会增加管理成本并导致混乱。

总体来说,“上司选择制度”的初衷无疑是好的,但这一理念能否成功,还需取决于企业的管理模式及实际执行方案。

当然,不可否认的是,这一创新性的尝试确实从某种程度上,促使管理者反思自己的沟通与管理能力,同时也为那些因人际关系问题而挣扎的员工提供了一条新的解决路径。

至于这种改革是否适用于所有企业,还需要更多的案例实践和时间来验证。无论如何,这一制度引发的关注和讨论,值得所有职场人士深思。

© 版权声明
THE END
喜欢就支持一下吧
点赞10分享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