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你曾经使用过 Google 街景服务,应该早已习惯了这样一个细节:“只要摄像头捕捉到路人,系统总会自动给面部上马赛克” ,这样做正是为了层层守护大家的隐私。
然而,近日有日本网友意外发现,连那些巍峨屹立的巨大佛像也难逃“隐私保护”法眼。
坐落在茨城县牛久市的著名佛像 —— “牛久大佛” ,其慈祥的“面庞”竟在 Google 街景上同样被处理成一片模糊!
一时间,网友们争相开动脑筋,开始在全国范围内寻找起那些体型庞大的雕塑,看看是不是都享受了同样的“隐私待遇”。接下来,就让我们一起探索,看看这些收到隐私权保护的神佛雕像们,是怎样被“照顾”的吧~
“在用 Google 街景查看牛久大佛时,我震惊地发现,系统竟然也担心佛像的隐私问题,居然每个角度的脸都没放过(笑)。”
一位昵称为“最高”的日本网友最近在 X 上聊到,他无意中在 Google 街景上观察茨城县牛久市的“牛久大佛” 时,发现无论哪个视角,佛像的面部都被系统统统打上了“马赛克”……
高达120米的“牛久大佛” ,目前是世界第三高的佛像
在 Google 街景上的“牛久大佛” ,每一个角度看到的脸部都被巧妙地虚化,仿佛有一层“神秘的面纱”!
这位“最高”的爆料很快掀起轩然大波。大家瞬间起了“侦探之心”,纷纷对各类大型雕像展开“隐私巡查”,包括佛像、神像甚至各种人物雕塑。
更让人兴趣盎然的是,大家都很疑惑:“到底如何区分哪些雕像的脸需要模糊处理,哪些又不在保护名单内?” 这套审核标准究竟隐藏着什么门道?
以下是日本网友们的精彩反应:
“我特意查了查,聚乐园大佛也‘享受’了隐私保护,但布袋大佛显然被忽视了。”
“奇怪了,怎么就没人考虑仙台观音的隐私问题?”
“明王寺那里的雕像也没被模糊,是因为知名度没牛久大佛高吗?”
“久留米观音倒是安然无恙,‘毫发未损’。”
“高崎白衣大观音的脸,一会儿被关照,一会儿又露了出来,看得我一头雾水。”
“大船观音直接‘全程露脸’,也不知标准到底在哪里,实在有点令人难以捉摸。”
“原来以前停在大井川铁路千头车站的托马斯小火车,也被贴心地处理了‘隐私’。”
“我还专门跑去看自由女神像有没有‘被考虑’,结果发现神明级别大概就不用了?(笑)”
“哈喽大家好!虽然比牛久大佛小了不少,我也遇到过雕塑被模糊的趣事哈哈。”
连面包超人那“标志性的笑脸”也得到了“贴心呵护”……不得不说,系统的“保护机制”简直是无差别覆盖!
网友们对这一现象的分析也是神评论不断,有人猜测:“也许模糊和否放过,与头像‘人脸识别’技术检测有关,系统也许把脸型像人类的就识别保护了?”
有人则打趣道,“看样子,红遍全国的雕像才有资格被‘担心隐私’——名气越大,马赛克覆盖得越彻底!”
当然,也有技术党认真分析了系统规则,怀疑是算法自动检测到雕塑的“脸”,误用“真人保护逻辑”,于是“大佛”们就和路人一样,都被圈进了“高危人脸”的行列。
不过,这股“雕像隐私风”反倒反映出现代技术的趣味与无奈。
AI识别的无差别喷发,某种程度上成就了这场网络讨论的狂欢——本想严肃守护隐私,却让一堆“神佛圣像”无辜中招。
当遍地路人的脸和巍峨的佛像被一同带上“马赛克”,网友们忍不住吐槽:“以后参观大佛,得把身份证带上,毕竟他老人家的‘信息’也被视为敏感了!”
有人甚至调侃建议,“要不下次AI识别时,让这些雕像自己举个保护权声明?”
在现实中,这种“过度保护”的尴尬其实也折射出了智能算法的边界问题。原本仅用来保障真人人脸信息的技术,如今无意间让人们重新审视技术与社会幽默共存的现实。朋友们如果也想体验这场“隐私侦探”旅程,不妨打开 Google 街景,找到那些著名雕像,亲自看看哪些幸运“神佛”戴上了“马赛克新造型”,也许还有更多新发现等着你去揭秘呢!
- 本站部分内容转载自其它媒体,但并不代表本站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 若您需要商业运营或用于其他商业活动,请您购买正版授权并合法使用。
- 如果本站有侵犯、不妥之处的资源,请联系我们。将会第一时间解决!
- 本站部分内容均由互联网收集整理,仅供大家参考、学习,不存在任何商业目的与商业用途。
- 本站提供的所有资源仅供参考学习使用,版权归原著所有,禁止下载本站资源参与任何商业和非法行为,请于24小时之内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