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15日,是二战正式结束的周年纪念日。在这样的日子里,日本电视台照例再次播出了由吉卜力工作室于1988年制作的动画电影 《萤火虫之墓》 ,相关话题也随即在日本的网络平台上成为热议焦点。
其中一个引发大量讨论的点,就是片中极具象征意义的糖果罐——当剧情发展到最后,这只糖罐里装着的白色物体到底是什么?
有网友表示必须看两遍以上才能理解其中的隐喻,但也有人坚持认为只看一遍就足够明白。以下就带大家一起回顾和分析这个热门话题吧~~
(以下内容涉及《萤火虫之墓》全剧剧透,请慎重阅读! )
就在8月15日晚上九点,动画电影 《萤火虫之墓》 再一次出现在了日本电视台的黄金时段,被无数观众所关注。与此同时,该片也在社交平台热搜榜中连续刷屏,引发热议。
围绕这部作品的再次播出,不少网友纷纷表示,这部电影虽然制作精良,情感震撼,但看完一遍之后很难有勇气去看第二遍。就在这样的讨论氛围中,有一位昵称为 「ドラゴン士」 的网友发表了不同看法,他极力推荐观众至少要看两遍,理由如下:
“《萤火虫之墓》经常被誉为‘不愿意看第二遍的杰作’。但是,如果你没有看超过两遍,可能很难发现糖果罐最后出现的白色块状物,其实正是节子的骨灰。所以,这部动画其实非常值得反复品味。”
这一观点很快引起了十多万网友点赞和转发,话题热度居高不下。继而,网友们也纷纷围绕“要看几遍才能明白糖果罐里那一幕”的细节展开了热烈讨论。
糖果罐,可以说是在 《萤火虫之墓》 中最具标志性的物品之一。电影刚开始时,罐中盛放着象征童年的糖果;
而在故事走向尾声时,这个罐子却被用来装入了白色物体。
影片由于采取倒叙结构,所以这一场景其实在开头部分就已经呈现出来——这种巧妙的叙事安排也让不少观众对罐中所藏之物产生了疑问。
正当「ドラゴン士」的解释登上热搜,网友们的反应也五花八门:
有的网友表示: “看一遍就能明白吧。”
也有人回复: “如果第一遍都看不懂,说明根本没专心。”
还有人坦言: “正因为第一遍就明白了,所以不想再看一遍。”
更有反问: “怎么可能看不懂呢?”
不过,评论区中也有人惊讶地说: “原来是骨灰!”
也有人坦率承认: “我看了两遍以上还是没发现,哭笑不得。”
“其实,我只看过一次,也能明白啊?我那时一看就直觉这应该是骨头吧。”另有网友如是说。
此外,还有网友表达了不同的共鸣。比如: “我第一次看时就注意到了,后来因为社团活动又重温了几次。但那时对军事毫无概念,再重新回看时会觉得部分细节经不起推敲。”
甚至有人回忆道: “我第一次看的时候,被哥哥姐姐提前剧透,说‘那是后面会出现的小女孩的骨头’。所以整部片子开头我就已经知道会发生什么……”
更有网友感慨, “小时候第一遍看,只觉得他们很可怜,阿姨很坏。重新再看,就会思考‘为什么他要带着妹妹,不去上学?’那些清太没有负起责任的地方逐渐变得刺眼起来。其实阿姨说的话也未必没有道理。如果清太当初听从阿姨建议,积极参加邻里活动,态度或许会有转变。正因为清太的做法让人气愤,所以真的不想再看第二遍。”
在这种观点碰撞中,观众们的解读各不相同——有的人觉得一眼就能看穿导演的意图,有的人则需要经过反复观赏,才能领悟糖果罐所承载的沉重象征。
影片的细腻情感,和对童年残酷命运的刻画,让很多人都难以轻易再看第二遍。不过,也正是这些细节,为这部动画赋予了更多值得反复回味的深度。
那么,你是在第几次观影时读懂了糖果罐装着“节子骨灰” 这一层象征呢?
- 本站部分内容转载自其它媒体,但并不代表本站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 若您需要商业运营或用于其他商业活动,请您购买正版授权并合法使用。
- 如果本站有侵犯、不妥之处的资源,请联系我们。将会第一时间解决!
- 本站部分内容均由互联网收集整理,仅供大家参考、学习,不存在任何商业目的与商业用途。
- 本站提供的所有资源仅供参考学习使用,版权归原著所有,禁止下载本站资源参与任何商业和非法行为,请于24小时之内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