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季新开播的动画《琉璃的宝石》以矿物采集为核心,刚一亮相就引发了地质及矿物学界的广泛讨论。许多矿物收藏者和相关领域专家纷纷在互联网上发表看法,分析剧情中的矿物知识表达与现实世界之间的种种关联与差异。
近期,一位日本矿物专业人士特别提出,尽管他非常欣赏该剧普及多种有趣矿物的方式,关于野外采矿的场景,却存在着较大隐忧。
尤其是动画角色对“吸血虫”——即蜱虫防范上的疏忽,让他深感担忧,认为这可能在现实中引发严重安全问题。究竟是怎么回事,让我们一同探究其中缘由。
在动画首集,《琉璃的宝石》中首次展示了釜石矿山中的石榴石矿脉。
现实里的釜石矿所产石榴石,与剧中展现的晶莹剔透有所不同,实际样品多为块状且呈明显的暗红色—— “釜石矿山里有很多石榴石矿脉,这种矿物在《琉璃的宝石》第1集就登场了。不过釜石的石榴石大多不是很漂亮的晶体,而是呈现像照片这样的红色块状。”
而在第三集,剧组带领观众走进了笹洞矿山,那里不仅残留有大型采矿机械的废墟,还有至今保存完好的古老坑道入口。
在该地,入口处仍可见到用于加固坑道的圆形木梁,如动画中所还原的场景—— “在《琉璃的宝石》动画第3话登场的笹洞矿山,除了留有机械的残骸之外,还能看到以前的坑道。就如同动画中描写的一样,在入口处仍留有称作坑木的圆木。”
自动画开播以来,日本地质学者五十公野裕也利用他主理的“日本矿山遗迹研究所”社交账号,就每一集涉及的矿物与采矿实际地点,发表专业解析,吸引了大量粉丝与矿物爱好者关注。
关于动画科普矿物知识的部分,五十公野一直持赞许态度,认为剧中传达知识的方式极具巧思。不过,最近他对某关键细节提出了强烈纠正意见——
“为了预防蜱虫,采集矿物时即使在夏天,也务必要穿着长袖、长裤,避免肌肤外露。若是像《琉璃的宝石》描绘的那种装扮,几乎肯定会被蜱虫叮咬。蜱虫所传染的疾病致死率相当高,真的非常可怕。”
他的提醒,让不少网友倍感震惊——原来在野外挖矿,最可怕的隐患竟来自极小的蜱虫?
实际上,在户外采集矿物时,暴露皮肤无论在任何季节都极具风险。
不少剧集中,角色以轻松甚至短袖造型穿梭山林,忽视了真实环境下的防虫需求。
蜱虫,也叫壁虱,是一种八足节肢动物,活跃于草地、森林等环境,赖以吸食哺乳动物的血液为生。
它们吸附于皮肤时往往极为牢固,短时间内很难摘下。同时,吸血过程不仅容易造成红肿、过敏等局部反应,更有可能传播诸如莱姆病、出血热等致命疾病。
令人痛心的是,日本近期就曾发生兽医为猫治疗蜱虫咬伤,结果自己不幸感染疾病离世的悲剧。
对此,新闻媒体也专门制作了相关报道,强调蜱虫的危害性—— “蜱虫又被称为‘草丛中的吸血鬼’” ,
“牠们会潜伏在草丛当中,一旦人类经过就立刻吸附上去吸血,还会传播致死率30%的疾病” 。
不仅仅是人类,像奈良公园的鹿就是蜱虫寄生的常见对象。因此,游客与动物亲密接触前务必加强防范,不然很可能遭致这些隐蔽虫害。
专家强烈建议,进入草地或山间时必须全副武装:长袖上衣、长裤、必要时戴手套,以最大程度阻止蜱虫接触皮肤—— “因此进入草丛或森林当中时,务必要穿着长袖、长裤并且戴手套” 。
正因如此,每次观赏《琉璃的宝石》时,五十公野都不禁忧虑:剧中主角轻松打扮、卷袖入林的举动或许会误导观众,尤其是那些热衷扮装模仿的粉丝,如果真的穿着可爱服饰,不设防地奔赴山野采矿,无异于主动招惹蜱虫,后果不堪设想。
除了蜱虫,野外矿物采集其实还需注意其它挑战。今年夏季气温异常升高,野熊频繁出没,加之蜱虫大面积滋生,可谓户外采矿环境极为恶劣。
鉴于此,专家建议——与其冒着酷暑和虫害亲赴野外,不妨选择开发程度高、安全保障完善的矿山旅游区、矿物博物馆参观,不仅能避开生物威胁,还能舒适度过一天
尤其需要注意的是,落叶堆积的杂木林正是蜱虫最喜欢的居所,进入这类地段务必做好完整防护!
“在《琉璃的宝石》中时常出现的山中杂木林,正是蜱虫的栖息地。落叶堆积的杂木林对蜱虫来说,是最理想的住处了。”
总之,无论是专业矿物学者还是普通观众,只要有计划前往山林实地采集,切不可轻信表面的安全,要严格采取防虫措施。
被蜱虫咬伤的危害远超多数人的想象,做好防范、健康回家才是最重要的事情—— “大家如果要进入山中,也务必要做好防虫措施啊!”
- 本站部分内容转载自其它媒体,但并不代表本站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 若您需要商业运营或用于其他商业活动,请您购买正版授权并合法使用。
- 如果本站有侵犯、不妥之处的资源,请联系我们。将会第一时间解决!
- 本站部分内容均由互联网收集整理,仅供大家参考、学习,不存在任何商业目的与商业用途。
- 本站提供的所有资源仅供参考学习使用,版权归原著所有,禁止下载本站资源参与任何商业和非法行为,请于24小时之内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