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推特上曾有一则探讨工作效率的帖子意外火爆,吸引十余万网友点赞,还登上了电视新闻。一开始,大家或许以为这篇文章是在教授“如何提升工作效率”,可实际上,作者谈的是“效率太高竟然会吃亏”的尴尬处境。
“文章作者回忆,自己在小学时,每到校园规定的打扫时间,总是提前整理好负责区域,可老师并未让他先行离开,反而分配他到其它地方继续清扫,直到铃声响起为止。”
这种制度下,“提前做完反而没好处”,真让人不禁纳闷: “难道非要把时间拖满最后一分钟,才不会‘吃亏’吗?”
此帖在推特掀起热潮,不仅点赞超过十五万,还被各大媒体报道。
“相关内容截图频频登上晨间资讯节目,发文者描述了自己儿时在学校的真实经历。”
节目中将照片展示在屏幕一角,吸引了许多观众的关注。
回忆当年的校园打扫时光,作者总是比同学更快完成任务,询问老师是否能提前离开。
“可老师却严肃地说:‘打扫时间还剩三分钟,你应该主动去找其他活儿做。’”
这番话让他心里十分不平衡,也彻底改变了他的做事方式。
“此后,每次他都把时间拖到规定结束,才觉得不至于‘做多吃亏’。”
这位网友坦言,始终无法接受 “努力反倒吃亏” 的制度。日本朝日电视台的热门栏目专门街采民众,讨论大家对于“提前完成工作是否吃亏”的看法。不少受访者纷纷表达了类似的困惑和不满。
“如果我认真打扫,收获的却是老师的抱怨,那下次或许真的不太想再努力。”
这是节目中一位受访观众的心声。
还有人表示, “倘若只是为了拖到规定时间结束,就觉得这种做法很没有意义,也很不合理。”
“硬要耗掉最后那几分钟,既浪费时间,还缺乏逻辑。”
当然,也有路人不以为然,觉得事情并非那么严重: “打扫本就不是坏事,多扫一点干净也没坏处。”
还有人认为: “学校作为培养纪律的场所,这样的流程未尝不可,是学习规律的一部分。”
节目继续发掘各类共鸣。
一位曾在便利店打工的网友反映, “每次自己提前完成上架工作,总会被店长安排其它杂活。”
她发现, “工作效率越高,分到身上的任务反而愈发繁重。”
各类案例启发了一场集体讨论,日本网友也就此纷纷展开交流。
有人发帖感叹, “高效完成任务有时却让自己承担更多压力,反而让人踌躇要不要‘努力做好本分’。”
(@д@)说到这里,你是否也有类似的体会呢?你是否曾因认真努力,却换来额外工作或者不被认可?在我们身边,也许同样存在“高效反被利用、努力反吃亏”的怪圈。
你会如何面对这种境况?还是,会选择闷声拖时间,保持“平均速度”,只为不惹麻烦呢……
- 本站部分内容转载自其它媒体,但并不代表本站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 若您需要商业运营或用于其他商业活动,请您购买正版授权并合法使用。
- 如果本站有侵犯、不妥之处的资源,请联系我们。将会第一时间解决!
- 本站部分内容均由互联网收集整理,仅供大家参考、学习,不存在任何商业目的与商业用途。
- 本站提供的所有资源仅供参考学习使用,版权归原著所有,禁止下载本站资源参与任何商业和非法行为,请于24小时之内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