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到日本京都,不少日本网友第一时间想到的多半是“腹黑”、“心机深”以及“说话总是拐弯抹角”这样的标签。
最广为流传的段子,要数京都人拿茶泡饭招待客人的“故事”——原来表面上请你吃饭,实际上在委婉地表达“请您早点走吧”。
这类传言如今早就超脱传说,成了日本大众心里默认的京都人梗。
前段时间,地地道道的京都本地女性作家泽田瞳子就在社交平台感慨,京都人背负的这种刻板印象愈发严重,导致大家连随口夸赞人一句都得三思而后行,生怕对方误解成“别有深意”。
“现在经常听到人家说‘京都人的心眼都不正’、‘嘴里说的好话肯定有别的意思’。搞得我自己也很担心被贴上‘京都人真是太可怕了’的标签。哪怕是在公交车上,看见妈妈因为宝宝哭闹有点慌张,我本能想安慰她‘别担心,宝宝这么精神很可爱’,也总是不敢多说一句。”
在文章发出后,网络上讨论迅速升温。京都出生、在当地长大的作家泽田瞳子的这番话,不仅揭开了京都人总被认为“心思难测”、“暗藏玄机”、“说话弯弯绕”等形象的无奈,还引发了各地网友共鸣。
她坦言,刻板印象越演越烈,以致于自己很难轻易夸别人,主动表达善意友情更是不敢随便启齿。因为她担心,对方一旦知道你是京都人,就开始怀疑你话里有话,分不清你是赞美还是在冷嘲热讽。
对于这种大行其道的玩笑和标签,一部分网友直言:这种关于京都人的梗、搞笑段子或者流行梗,早已经玩脱了。
“讽刺京都人的段子一点儿也不好笑, ”有网友在评论区写道,“其实你不用多虑,完全可以直接大方地表达善意。 ”
但与此同时,也有网友态度鲜明地表示,京都人之所以有今天的“臭名”,并不是一朝一夕,一切其实皆有来由——
“这不就是因为京都人恶名传得太多吗。”
甚至有人表示自己切身经历再次加深了偏见。
“实际上,京都人真的挺可怕,这种观感完全源自我在京都的不愉快经历。某次意外得知身边人在背后议论我的坏话,真的是超级震撼。从那以后,我就发誓再也不去京都,也不想靠近京都人——万一下一次又背地里被人讨论怎么办?连防不胜防都做不到。 ”
还有人站在大阪本地人的视角,分享亲身体验:“我是土生土长的大阪人,曾经在京都生活了一年半,说真的,京都人内心确实挺复杂(笑)。当然,也有人会说,‘不是每个京都人都这样’——可实际上,那些单纯的人往往不是京都土著(笑)。有一次我觉得一个人特别好,结果对方果然是从大阪来的(笑)。我倒是真的盼望哪天能遇上几个没有心计的本地京都人。 ”
除了社会各界的吐槽,相关趣闻也不少。比如著名搞笑组合麒麟的成员川岛明,他本是京都宇治出生。曾邀好几位师弟来自家喝酒,热心想招待大家吃“茶泡饭”。
于是他问大家“要不要试试茶泡饭?”结果大家纷纷以为他话里有话,顿时“纷纷抱歉打扰了”,立刻起身告辞,留下一脸懵的主人。
看似幽默,实则从侧面反映京都人在这一标签下的尴尬处境。
面对这层层叠加的误解和标签,京都人究竟要如何才能摘下“心机深藏”的帽子、找回开朗真实的自我呢?
- 本站部分内容转载自其它媒体,但并不代表本站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 若您需要商业运营或用于其他商业活动,请您购买正版授权并合法使用。
- 如果本站有侵犯、不妥之处的资源,请联系我们。将会第一时间解决!
- 本站部分内容均由互联网收集整理,仅供大家参考、学习,不存在任何商业目的与商业用途。
- 本站提供的所有资源仅供参考学习使用,版权归原著所有,禁止下载本站资源参与任何商业和非法行为,请于24小时之内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