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平时无论是在单位上班,还是在学校上课,有没有留意过自己每日能有多少时间真正”发呆”呢?有的人似乎能随时随地切换到”放空”模式,而有的人则可能只有在买饭、排队等待奶茶时,才有短暂机会给大脑充充电。

不过,很多人或许没想到,其实”发呆”、”放空”也可以成为一项正式的竞赛项目,而且如果坚持得够久、达到全然沉浸的状态,还有可能在90分钟的比赛中脱颖而出,最终获得冠军。

实际上,这项别出心裁的发呆比赛,早些年我们就曾有机会介绍过。据说, “发呆大赛” 最初起源于2014年的韩国,后来陆续在荷兰、中国等地也逐渐流行开来。
最近一场东京站赛事,就选址在港区的虎之门之丘举办。这次,现场吸引了超过100名参赛者,约64组人马同场竞技。

在这90分钟的比拼过程中,评判标准主要包括”艺术性分”(即发呆表情的掌控与表现力)和”技术分”(例如心跳与脉搏的稳定程度)。比赛期间如果出现 “睡着” 、 “玩手机” 或是 “看手表偷查时间” 等NG行为,就会被判违规。

另外,除了专业评审现场打分以外,观众的投票结果同样会被纳入总成绩。值得一提的是,观众们也要全程陪伴在比赛现场,吹着风观战整整90分钟,可以说是”亲自体验发呆”的另一个角色。

不少参赛者中,有曾获得过上届 “发呆比赛冠军” 的高手,也有用心打扮、带着专属主题服装上场的亮眼新人,更有不少是日常生活节奏过于紧张导致难以专注的人,或者抵挡不了秋日微凉气候,分分钟被瞌睡虫”袭击”的选手。

举办这项”发呆大赛”的初衷其实并非浮于表面地比拼谁更会”放空”,更主要的目标是希望现代人可以真正放松自己,适当降低生活节奏,远离电子屏幕。
根据街头采访的数据,年轻人每日在手机上的使用时长通常高达七到十小时,使用频率之高令人咋舌!
因此,通过类似”发呆比赛”这样特殊形式的活动来鼓励大家主动减少对手机的依赖、偶尔让脑袋彻底空下来,其实是一件值得推广的好事。
- 本站部分内容转载自其它媒体,但并不代表本站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 若您需要商业运营或用于其他商业活动,请您购买正版授权并合法使用。
- 如果本站有侵犯、不妥之处的资源,请联系我们。将会第一时间解决!
- 本站部分内容均由互联网收集整理,仅供大家参考、学习,不存在任何商业目的与商业用途。
- 本站提供的所有资源仅供参考学习使用,版权归原著所有,禁止下载本站资源参与任何商业和非法行为,请于24小时之内删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