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着淹没的小屋在水上漂,荷兰这栋卡通般可爱的Motor Home!创作故事悲伤得让人笑不出来!

在水下沉积的小屋里加装一台抽水马达,然后骑跨在鲜红色屋顶之上,随波逐流,从茂密树丛间穿梭、滑过桥墩,一路漂浮前行。

乍一看,这仿佛是一件卡通世界里可爱逗趣的艺术装置,让人会心一笑。可当你真正了解作品背后的故事后,心情只会变得沉重,再难轻易笑出来。

初见这般景象,让人不禁觉得它童趣十足。其实,这个灵感却来源于荷兰历史上最惨痛的一场灾难。艺术家 Willem de Haan 的创作《Motor Home》正是这样一件作品。

它的灵感取自1953年那场毁灭性的北海洪灾——这场灾害淹没了泽兰以及其他低洼地区,直接导致1800多人丧生、数万座民居受损,成了荷兰历史中不可磨灭的痛苦记忆。

图片[1] - 开着淹没的小屋在水上漂,荷兰这栋卡通般可爱的Motor Home!创作故事悲伤得让人笑不出来! - 我的世界基岩版中文站 - 我的世界基岩版中文站

作为视觉冲击力极强的艺术品,《Motor Home》最初看起来滑稽可爱,却用这种形式无声警示着人们。《Motor Home》的外观鲜艳,极富童话色彩,但其蕴含的意义十分深刻。

众所周知,荷兰大约有四分之一的版图低于海平面,依靠堤坝和抽水系统维持土地的干燥和安全。

图片[2] - 开着淹没的小屋在水上漂,荷兰这栋卡通般可爱的Motor Home!创作故事悲伤得让人笑不出来! - 我的世界基岩版中文站 - 我的世界基岩版中文站

荷兰享誉世界的水利技艺让这片土地得以生存和发展,但也意味着洪水威胁始终存在。这座漂浮在水面的“灭顶小屋”,不仅象征着洪灾对居民生存环境的威胁,更通过抽水马达的设置传达出人类在洪水中求生的本能反应。

它提醒大众不应忘记荷兰土地的脆弱,也警醒我们气候变化下,每一寸土地都可能面临不可预测的挑战。

图片[3] - 开着淹没的小屋在水上漂,荷兰这栋卡通般可爱的Motor Home!创作故事悲伤得让人笑不出来! - 我的世界基岩版中文站 - 我的世界基岩版中文站

此刻,《Motor Home》正在曾受洪灾影响的区域展出。它幽默的外表与背后沉重的议题形成鲜明反差,让观众在轻松气氛中直面气候变化带来的紧迫问题。当你了解这栋浮动小屋的故事后,多半也会感同身受,再难以原初那样轻易地微笑。

2024年,《Motor Home》首次亮相于荷兰奥维尔克的 Watersnoodmuseum(洪水博物馆)。

而现在,它正在阿尔克马尔 Triënnale Alkmaar 展览区域展出——这里曾是洪水侵袭的重灾区之一,更增加了作品本身的直观冲击力。

这种艺术表达,将历史创伤和现代环境危机紧紧连接,让人无法忽视灾难留下的烙印。

Willem de Haan 的创作一贯大胆,如同一记警钟,将社会议题直白呈现于观众面前。他的作品总是让人忍不住停下来思考,仿佛被重击清醒。

例如,他最著名的《Motor Home》之外,《Public Space For Sale》则利用路边的垃圾搭建成“垃圾塔”,用极具冲击力的画面质问人类制造垃圾的现象。同时,他还用刻着“这是你的位置”的墓碑,直言“占据土地就应为之付费”的现实意义。

图片[4] - 开着淹没的小屋在水上漂,荷兰这栋卡通般可爱的Motor Home!创作故事悲伤得让人笑不出来! - 我的世界基岩版中文站 - 我的世界基岩版中文站

这些创意直接了当,毫不修饰地把我们习以为常的社会现象展开为质问和反思。

图片[5] - 开着淹没的小屋在水上漂,荷兰这栋卡通般可爱的Motor Home!创作故事悲伤得让人笑不出来! - 我的世界基岩版中文站 - 我的世界基岩版中文站

同样令人印象深刻的还有《Nature City》,这个艺术项目用脚手架搭建起垂直露营地,巧妙地探索了人类和自然之间关于“空间使用权”的议题。露营地高耸入云,削弱了我们对于自然空间无限的想象,正视空间稀缺性的残酷现实。

图片[6] - 开着淹没的小屋在水上漂,荷兰这栋卡通般可爱的Motor Home!创作故事悲伤得让人笑不出来! - 我的世界基岩版中文站 - 我的世界基岩版中文站

无论是城市还是自然领域, Willem de Haan 都善于挑战惯常思维,每一件作品都像是一记醒脑棍,浅显易懂,却引人深思。他敢于用最直接的方式表达观点,让观众一边莞尔,一边陷入深深的思考。

© 版权声明
THE END
喜欢就支持一下吧
点赞15 分享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