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许多动画作品中,通常会看到一些任性妄为、不合群的小孩子角色。这些孩子凭借他们鲁莽且不计后果的行为,为主角团队制造了各种麻烦,也推动了剧情的发展。然而,他们的表现却往往容易引发观众的反感。
近日,日本网友们热议起了这种被称为「扯后腿的屁孩」的角色设计背景,并猜测它们是否是出于让小观众能够对号入座、将自身投射到其中的目的才被创作出来的。
而且,有网友进一步推测,是不是由于大家普遍不愿意将自己代入这种「爱扯后腿」的形象,所以这种设定多见于老动画,而在近期的新动画中几乎绝迹了呢?让我们一起探讨日本网友们如何看待这些角色。
「有人提到『老动画里那些专门扯后腿的小屁孩角色』,用以让小观众能够投射自己。但是,人类的本性向来是对自己宽容,对他人苛刻。所以大部分观众都会质疑:『谁愿意将自己代入这种只会拖后腿的角色呢?』于是,这类角色逐渐从动画作品中消失了。」
「这些拖后腿的角色可以通过情绪化的行为制造冲突和危机,对编剧来说实在是方便至极。但从角色间的情感管理来看,这种设计实际上是十分危险的,因为有可能引发观众对这一角色的强烈厌恶。」
一位用「はりせんぼん」作昵称的日本网友最近在X平台发了一则帖子,细数了老动画中的「扯后腿的屁孩」角色。按照他的理解,这种角色承担了两大主要任务:其一是让年纪尚小的观众能够代入其身,从而参与到故事中;其二是通过他们脆弱情绪驱动行为,轻松推动剧情发展。不过,也正因为他们的行为往往欠考虑、甚至拖累了主角团队,使得吸引反感和仇视值成了必然结果。因此,这类角色逐渐淡出新时代的动画作品。
这一话题迅速点燃了日本网友们的讨论热情,大家争相列举了一些曾经让人印象深刻的「扯后腿的屁孩」角色,用事实来验证这种设定的可爱与可恨。
「你是在说这个家伙吧?」
「你是不是说《漫画 水户黄门》里那个角色啊?哈哈,我甚至都想不起来他的名字了。」
「明明是准主角,可只会扯后腿的小屁孩确实让人无法忍受。」
有网友直言:「这种角色谁会带入自己啊!只能当作反面教材来看,还有点意义。」
当然,也有网友提出正面的例子,认为通过努力成长,这类角色或许还能改头换面,赢得观众认可。
一个典型的例子就是《浪客剑心》的弥彦。「弥彦这种一开始会拖累团队的小角色,通过自身成长最终大放异彩,这样的剧情真是热血十足。」
不过,也有人指出,如果这种角色被塑造得太强,则又会引发观众批评,难以把握好平衡。而如《机动战士高达00》的卡兹、雷兹和琪卡,他们充分展现了从拖后腿到成长并成为关键人物的绝妙定位。
「我讨厌这傢伙!」
某网友对某角色的不满简明扼要一针见血。
然而,也有网友表示他们偏爱那些发现自己过错后,努力弥补并转而帮助主角的角色。
「比如《机动战士高达00》的沙慈·克洛斯罗德,他努力自我救赎的剧情让人深受感动。」
不过,并非所有的剧情都能合理交代这种糟糕角色的存在。
一位网友提起《传说巨神伊迪安》的电视动画中,由于小屁孩的鲁莽行为导致角色「姬琪·奇钦」牺牲的桥段:「原本是屁孩先发现敌人并开枪,但却射空了。追随而来的姬琪为了保护这孩子,被敌方反击打死,而小屁孩目睹这一切后竟逃跑了。这种情节简直让人火冒三丈。」
事实上,也有成功的例子。比如《哆啦A梦》中,将小屁孩形象直接设为主角,中和拖后腿行为与搞笑趣味的同时,加深了人设的层次感。
正如网友所言:「藤子不二雄老师对于角色『讨厌值』的操控可谓出神入化。」
尽管日本动画中这类角色近年来少见,但似乎能发现它们在好莱坞僵尸电影中依然流行,甚至成为一种永恒的经典元素。或许,这些角色无论令人厌恶还是喜欢,都注定在某些作品中不可或缺。
- 本站部分内容转载自其它媒体,但并不代表本站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 若您需要商业运营或用于其他商业活动,请您购买正版授权并合法使用。
- 如果本站有侵犯、不妥之处的资源,请联系我们。将会第一时间解决!
- 本站部分内容均由互联网收集整理,仅供大家参考、学习,不存在任何商业目的与商业用途。
- 本站提供的所有资源仅供参考学习使用,版权归原著所有,禁止下载本站资源参与任何商业和非法行为,请于24小时之内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