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到电脑屏幕,现代人大多联想到的是一块纤薄轻巧的液晶显示器。然而,对于上一代或更早些的人来说,那些笨重而厚实的显像管(CRT)屏幕才是真正的经典记忆。
这类屏幕如今几乎已经退出了消费市场,然而,日本 NHK 电视台最近的一则新闻中,这种几近绝迹的屏幕再次出现,引发了一波网友的情怀热潮。
许多人好奇,这是否是因为大学经费紧张,而依然保留老旧设备。然而,也有声音指出,显像管屏幕其实有其不可替代的优点,这才让它在一些领域“重出江湖”。
新闻中提到的是千叶大学最新的表情研究,一个本应引发关注的话题。
然而,观众的焦点却意外地转移到了更吸引眼球的地方……
是的,那台显像管电脑屏幕!
当屏幕镜头扫过研究室时,赫然出现的并不是现代化的液晶屏,而是“古老”的显像管电脑显示器。这一幕瞬间勾起了日本网友的集体回忆。有人直呼“怀念”,也有人直言“大学也太穷了吧”,竟然还在使用这种过时的设备!
“我在新闻里看到显像管屏幕和 Power Mac 7500 系列电脑时,甚至以为自己看错了,又特意放慢回放速度仔细看了几遍。”
“天啊,满满的回忆!”
“大学这是穷到换不起屏幕吗?”
“昨天看新闻时,我都惊呼‘显像管?!’”
一方面,网友们纷纷调侃这间研究室的“复古装备”;但另一方面,也有熟悉该领域的网友站出来解释,这并非因为预算不足。
实际上,对于某些特定类型的科学实验来说,显像管屏幕在画面刷新的精准性和实验便利性上,甚至优于现代的液晶显示器——这才是研究室继续保留它的真正原因。
“做感官类实验时,用显像管屏幕会更合适哦。”
“其实并非因为没钱,显像管屏幕的某些画面特性在实验中更有优势。而且现在想买显像管,价格可不便宜哦。”
“我们研究室也会在视觉实验中使用显像管屏幕,所以仓库里存放了几台。这些设备定期还要全部开机检查一遍,确认能否正常使用。”
“我们实验室也在做视觉类研究,用的还是显像管配合 MS-DOS 系统和 3.5 磁盘!”
由此可见,虽然液晶屏幕已经成为现代人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主流科技,但显像管屏幕仍凭借特殊的性能,在某些专业研究场景中牢牢占据着一席之地。
与此同时,有些研究室甚至公开承认为了实验要求,不得不保留包括 MS-DOS 系统和磁盘存储设备在内的一系列“古董级别”装备。
那么,各位读者,你们上一次见到显像管屏幕是什么时候?或者,有没有人其实从来没亲眼见过它?
无论如何,这种昔日的科技经典,承载了不少人对于旧时光的怀念,只怕多年之后,当它彻底退出历史舞台,我们终究会对它的特殊魅力心生向往。
- 本站部分内容转载自其它媒体,但并不代表本站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 若您需要商业运营或用于其他商业活动,请您购买正版授权并合法使用。
- 如果本站有侵犯、不妥之处的资源,请联系我们。将会第一时间解决!
- 本站部分内容均由互联网收集整理,仅供大家参考、学习,不存在任何商业目的与商业用途。
- 本站提供的所有资源仅供参考学习使用,版权归原著所有,禁止下载本站资源参与任何商业和非法行为,请于24小时之内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