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是否听说过“ ZINE ”这个词呢?它被认为是“ magazine ”或“ fanzine ”的缩写,指的是由个人或少数团队以自费出版的方式制作的小型刊物。这种刊物在中文中被称作“独立志”或“私密小刊”,等等。
读到这里,你可能会问:“这不就是同人志吗?”
不过,据说在日本出版界, ZINE 的影响力正在迅速攀升。不少书店开始设立专门区域展示 ZINE ,甚至出版社也主动联络颇具影响力的 ZINE 创作者,洽谈相关合作计划。
接下来就让我们一起了解这场席卷日本的新兴 ZINE 风尚吧!
就在最近,日本知名电视台NHK在晨间新闻节目“おはよう日本”中制作了一期关于 ZINE (独立志、小志)的专题报道。
节目中提到, ZINE 被视为日本出版界的新星,它不仅可以让年轻人重新对读书产生兴趣,甚至可能成为拯救出版业的救命稻草。
这一说法一经播出,就在日本网友间引发了热烈讨论。
许多人纷纷吐槽道:“这不就是同人志吗?”
于是,网友们开始深入探讨 ZINE 和同人志之间的区别。有些人认为,日本的同人志市场早已高度商业化,许多创作者不再自行装订,而是直接委托专业印刷厂制作。同人志的印量通常高达数百到数千本。
而 ZINE 则显得更加小众化,始终采用少量出版的形式,其中许多刊物仍由制作者亲手通过影印方式完成,甚至直接用订书针装订。
此外,部分讨论认为,由于一些人将同人志误解为以成人内容为主的作品类别,这使得创作者需要通过 ZINE 与同人志市场划清界限。
最近东京举行了一场 ZINE 即卖会,吸引了众多年轻人前往参观与购买。
现场每个摊位上展示的 ZINE 都秉持精致设计与少量制作的特点。其中也不乏一些大型连锁书店的负责人,专门到现场进行市场调查,收集相关数据。
报道还指出,不少日本书店和出版社注意到 ZINE 在年轻人群体中的强烈吸引力,因此试图以推广 ZINE 为契机,进一步拉近年轻人与书籍之间的距离,甚至培养他们的阅读习惯。
近年来,为了推广 ZINE ,许多商家已经投入了大量时间与资源。
例如,有些大型连锁书店专门设立了 ZINE 专区,展示约150部不同作品。
以其中一家书店为例,其 ZINE 销售额已经占到整体销售额的10%,可以说表现极为亮眼。
这家连锁书店的负责人表示:“如果只依靠传统销售方式,肯定会有市场局限。”
他进一步补充:“通过像 ZINE 这种具有独特吸引力的商品,我们希望能够吸引更多顾客光临书店。”
不仅如此,还有出版社直接向优秀的 ZINE 创作者伸出橄榄枝,与他们洽谈多样化的合作项目。例如,某位累计销量达到3000本的 ZINE 作者已与出版社合作开发新计划。
出版社负责人在采访中表示:“ ZINE 是一个非常自由的创作领域,它展现出的热情是商业出版所无法比拟的。”
“很多活跃于 ZINE 创作领域的年轻人,写出的文章或随笔都显得趣味十足。”
他补充说:“从这个角度来看,我认为 ZINE 是一个潜力无限的市场。”
节目中邀请的专家学者也指出, ZINE 的最大魅力在于它让读者感受到与作者之间的亲密关系,这非常契合时下年轻人推崇偶像文化的趋势。
专家进一步解释道:“ ZINE 的特色之一是能够拉近作者与读者的距离,因此与‘推偶像’的风潮不谋而合。这种能抓住年轻消费者心态的特点,使它成为出版界值得期待的新增长点。”
尽管如此,即使看了日本网友们对这则报道的讨论,关于 ZINE 和同人志的具体区别,我还是有些懵。也许尽管两者有许多相似之处,它们的创作动机、市场定位和组织方式才是最关键的不同之处吧!
- 本站部分内容转载自其它媒体,但并不代表本站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 若您需要商业运营或用于其他商业活动,请您购买正版授权并合法使用。
- 如果本站有侵犯、不妥之处的资源,请联系我们。将会第一时间解决!
- 本站部分内容均由互联网收集整理,仅供大家参考、学习,不存在任何商业目的与商业用途。
- 本站提供的所有资源仅供参考学习使用,版权归原著所有,禁止下载本站资源参与任何商业和非法行为,请于24小时之内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