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网友议论“电影口齿不清问题”,宅宅疑惑为什么电影演员咬字不如声优!问题究竟出在录音环境,还是演技问题呢!

回忆起您是否曾经观看过日本的动画作品或真人电影,有没有发现这样一种现象:动画中的声优发音字正腔圆,令人听得清清楚楚,而电影演员在台词表达上则常常显得模糊不清,让人分不清在说什么?

前段时间,这个话题因一位韩国网友的吐槽引发了广泛讨论。他对日本动画和真人电影的讲话方式进行了对比,并通过社交媒体表达了自己的感受,随即激起了日本网友的热烈回应。

图片1

关于这一差异,有人从录音设备差异说起,有人则将问题归结为演技上的实力或风格不同。

「日本动画:轻轻松松就能听得一清二楚。 日本电影:拜託发音能不能清楚一点?」

图片2

这位网友在推特上发布了一张哏图,并配以评论,用一种幽默而略带无奈的方式表达自己在观赏日本动画和真人电影时的截然不同体验。动画声优专业明朗的发音与演员含糊其辞的台词,形成了鲜明对比。

关于这种现象的成因,日本网友提出了多角度的分析和看法。

有观点认为,这与声优和演员的职责不同密切相关。声优专注于声音表达,他们的任务是通过音色、语调和清晰的发音准确传达情感,从而弥补画面可能带来的局限。而电影演员则需要兼顾面部表情和肢体语言的表演,使他们在台词表达时不可能像声优那样全神贯注于声音部分。

「差异应该在于声优是专注于声音,演员则要顾及全身的演技吧。此外,录音环境可能也有很大不同。」

图片3

另一位日本网友将这归因于表现形式的差异。他们指出,动画通过声音的夸张表现来增强观众的听觉体验,而电影则更倾向于还原真实对话的音调与节奏。

图片4

比如,在日本的电影中,低声细语的对话常见于严肃或紧张的场景,而这种真实感的设计可能会导致演员的发音不够响亮,尤其在没有字幕的情况下,让观众很难听清。

「与其说是要『咬字清楚一点』,不如说是『讲话声音大一点』。日本电影在严肃场景里的声音小到近乎听不见。」

图片5

还有人提到,动画声优在配音时并不会受到录音环境的限制。他们通常在工作室内以高质量的麦克风录制台词,声音素材经后期处理后清晰度可大幅提升。而电影演员却可能要在各种复杂的场景中说台词,例如室外拍摄或拥挤的公共场所,环境噪音以及麦克风与演员的距离都会对声音质量产生直接的影响。

「录音条件差异显然是重要因素。像在户外拍摄时,麦克风的距离和环境噪音肯定会造成影响。」

图片8

此外,动画声优在角色塑造上更强调夸张语调和清晰语言,因为动画本身就是一种艺术化表达,观众期待的是更加戏剧化的表演效果。

而电影则以现实为基础,追求更贴近日常生活的语感,因此,模仿现实讲话习惯的快速、含混的表达便成了一种常见的电影表演风格。

图片9

「动画为了让观众听清楚,往往会故意用比较夸张的语调说话。」

图片6

然而,也有人对日本电影的演员提出了批评,认为他们通常而言只会用两种极端的方式说话:要么低声嘀咕,让人几乎听不见;要么就是突然的大吼,显得失去控制。

这种缺乏平衡的处理方式让部分观众感到难以适应。

「日本电影演员只会嘀嘀咕咕或大呼小叫,实在让人难以理解。」

图片7

日本声优和演员的发音差异实际上反映了两种表演体系下的不同文化追求。动画在声音上的精致处理与夸张表现意在让每一个观众明白其情节与情感,而电影则努力还原生活状态,尽管这种努力可能会牺牲一定的语言清晰度。已经习惯字幕辅助的观众或许能够无障碍跟随剧情,但对于只关注原声而无需字幕的观众而言,日本真人电影台词的模糊感确实会成为一种观影体验的阻碍。

(@д@)您是否也有过类似感受?您认为最主要的原因是什么呢?

© 版权声明
THE END
喜欢就支持一下吧
点赞5 分享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