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听说过日本的“盆石”艺术吗?这种传统的沙画方式,核心在于使用洁白的沙粒或者白色小石子,在深色的托盘表面绘制图案。由于白沙和黑盘形成鲜明的色彩对比,盆石作品总是让人眼前一亮,不过,这门艺术在日本依然十分小众。
据说,在整个日本,目前只有名古屋的一所完全中学——南山高中设有专门的“盆石社”,而且社团只在女中部开设。
今天,就让我们走进这个独特社团,看看在这里,学生们都在进行什么样的艺术创作吧。
至今全日本,仅此南山高中有正式成立的“盆石社”?
近期,TBS电视台的早间资讯栏目“ THE TIME, ”,正是因为听说了名古屋南山高中女中部有这样一个全国少有的社团,特地组织团队进校采访,还拍摄了专题报道,吸引了许多观众关注这种独特的沙画文化。
那么,“盆石”究竟是什么?其实,它是一种独特的造型艺术,方式类似中国的“沙画”,却更讲究素材和色彩搭配。艺术家会用白色石粒或者白沙,精心排列在黑色托盘上,通过对沙粒密度和分布的控制,营造丰富的层次感和立体效果。
南山高中是男女分部管理,盆石社正好只在女中部存在,所以这里的成员都是女生。
进入社团活动现场,摄制团队观察到同学们都静静坐在榻榻米上,专心致志地在托盘上作画。
整个过程没有丝毫嘈杂和慌乱——大家安静地创作、默默尝试,气氛十分凝练。这些画面精致的风景、意境十足的图案,都是学生们用一颗颗沙粒细致堆砌出来的。社员们坦言,制作盆石似乎技术门槛不高,其实暗藏学问。
例如,在不同图案里选择用哪一种沙石,每一步都值得研究。
为了表现不同的意境,每位同学至少会用到九种不同规格的沙粒。
要营造地面的质感时,她们会用比较粗大的沙石;而需要展现水波纹理或者云雾时,则会用极细的白沙。
这种材料的选择完全根据作品需要来进行细致区分,就像画家在调色板上反复斟酌颜料。比如,“地面要用粗颗粒沙,”“水面则习惯用细沙。”同学们有时仅用一把小刷子轻轻扫过,便能在托盘上呈现出一条清晰的瀑布。
这种艺术强调“以简驭繁”,用细腻的手法完成有着浓厚空间感的美术作品。
盆石社的学生们,就是在这样的活动中不断练习,利用各类沙粒,在黑色托盘内精心堆砌,建构出栩栩如生的立体景象。每一次创作,都是对空间、材料和心境的全新探索。而在艺术表现之外,社员们之间也产生了深厚的交流和默契。
记者继续追问,如果这些沙画完成后,要把它们保存下来,有什么独门秘诀?成员们的回答却出人意料。
他们微笑着解释道:“因为无法保存,所以每次画完都要当场毁掉。 ”
“一般情况是,创作完成马上就会清理掉原作。 ”
这种做法其实反映了一种“及时行乐”的理念——盆石沙画作品注重创作过程,而非永恒保存。
社团成员性格也十分独特。很多人以为,既然喜欢盆石、习惯在榻榻米上静坐,社员们都是温柔文雅的“大和抚子”。
实际上,大家直率坦诚地笑着表示:“大家都说我们很端庄…… ”
“其实我们并不端庄。 ”
甚至有同学幽默地补充说:“像我画画的时候,也不会一直乖乖地跪坐着啦。 ”
这种趣味互动,让整个社团氛围变得更加轻松自在。
南山高中女中部的盆石社,为学生们创造了专属的艺术空间,不仅传承了日本古老的“盆石”文化,也让年轻人能够以自己的方式表达对美的理解。
每一回创作,都是一次心灵和美术技巧的治愈探索。或许正是因为它无法永久保存,每一幅画才弥足珍贵,承载着当下的灵感和温度。
别具一格的盆石艺术,正静静流淌在这些女生们的指间——你是不是也想亲眼一见她们的作品,感受这份简约却独特的美感呢?
- 本站部分内容转载自其它媒体,但并不代表本站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 若您需要商业运营或用于其他商业活动,请您购买正版授权并合法使用。
- 如果本站有侵犯、不妥之处的资源,请联系我们。将会第一时间解决!
- 本站部分内容均由互联网收集整理,仅供大家参考、学习,不存在任何商业目的与商业用途。
- 本站提供的所有资源仅供参考学习使用,版权归原著所有,禁止下载本站资源参与任何商业和非法行为,请于24小时之内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