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周四(10月9日),位于日本四国爱媛县伊方町举行了一年一度的传统盛事—— “三崎秋祭(三崎秋祭り)” 。
这场历史悠久的祭典最令人期待的环节,便是 “牛鬼” 与 “太鼓” 两大阵营之间的激烈对决,这种比拼在全国范围内独此一家,成为当地独特的文化符号。
按照流传下来的规矩,祭典必须由四名小学一年级的长子充当鼓手,但随着少子化问题日益突出,想要凑齐四个合适候选人已然成为难题,更别说还要限定年级和身份了。
接下来,就让我们一起走进这项正面临传承窘境的奇异节庆……
伊方町地处佐田岬半岛——日本四国最西端。自江户时代起,这里便延续着一场风格独特的秋日祭礼。
最近,日本TBS电视台 《情报7daysニュースキャスター》 对这一祭典进行了专题报道,为更多人揭开了 “三崎秋祭” 的神秘面纱。
这项以祈愿五谷丰登为主旨的秋祭,每年都在10月8日和9日如期举办。活动中,村民会被分为东组和西组,两组各自负责不同的象征载体。
东组精心打造一只约十米长的牛鬼神像,造型威武霸气。
而西组则搭建出近九米的太鼓台,气势不遑多让。
在盛典最高潮时刻, “牛鬼” 与 “太鼓” 迎面冲撞,随后,二者同时直立、互为支撑,最终一起向地面倒下。
最后,胜负的判定非常直接——哪一方在倒下时占据上方,哪一方便是本年祭典的赢家。
若 “牛鬼” 获胜,人们便认为当年的渔业会大获丰收;若 “太鼓” 赢得胜利,则预示着农田颗粒满仓。这套仪式性的较量,蕴含着对自然和生活的美好希冀。然而,如今这古老的祭祀正陷入断绝的危机……
主要矛盾竟在于极难找到太鼓的鼓手!
与东组主要负责推动“牛鬼”不同,西组最为关键的一环,便是要有四名鼓手站在高高的太鼓之上,一边击鼓,一边参与冲撞,而且全程无任何保护措施。
更为严苛的是,这四位鼓手必须符合“为小学一年级且是长子”的条件。在人口持续减少、少子化愈演愈烈的大环境下,把这一看似简单的任务变得遥不可及。
当地居民无奈地感叹: “咱们这样的小地方,人口年年减少,已经快濒临消失。”
另一位补充道: “现在孩子太少了,照规矩要有四个人打鼓才行。”
“好几年前就只能有两个人了。”
“传统上,这个角色只能由一年级的男娃娃来担任。”
“甚至还要是家里的老大。”
事实上,大约十年前,原有的传统已实在难以坚持,不得不放宽条件。即便如此,合格者依旧寥寥。如今,祭典上担任鼓手的两位小朋友,已经连续三年扛起这一重任。
在伊方町的小学里,全校学生加起来仅有32人,而且西组户籍的男孩子如今只有两位还能担当鼓手。
记者采访了他们,分别是六年级的石本同学和四年级的山下同学。石本虽并非家中长子,却因人手短缺而被选中。
谈及自己初登鼓手舞台的感受,石本坦言: “当时真的被吓了一大跳。”
“完全没想到会轮到我。”
“一开始我是挺害怕的……”
但因为哥哥曾站在同样位置,他慢慢就适应了这种压力。
而山下同学则直言: “我超级讨厌!”
“根本不想上去打鼓!”
“又不是我自己愿意去的……”
“结果爸爸却逼我一定要去。”
尽管如此,两人还是坚持了三年的鼓手任务。外人看来冲撞、摇晃甚至垂直摔落已不再能让他们感到害怕。
然而,当问及明年及以后的状况时,大家却都一筹莫展——谁都无法预料,这门伴随村落多代人的传统能否留存下去。
现实摆在眼前——在如今的小乡村,许多需要众人参与、付出体力的民俗活动,正变得愈发难以延续……(´・_・)
- 本站部分内容转载自其它媒体,但并不代表本站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 若您需要商业运营或用于其他商业活动,请您购买正版授权并合法使用。
- 如果本站有侵犯、不妥之处的资源,请联系我们。将会第一时间解决!
- 本站部分内容均由互联网收集整理,仅供大家参考、学习,不存在任何商业目的与商业用途。
- 本站提供的所有资源仅供参考学习使用,版权归原著所有,禁止下载本站资源参与任何商业和非法行为,请于24小时之内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