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季巴黎时装周,素以反叛和挑战传统美学闻名的品牌 Matières Fécales,邀请了一位极具特殊意义的模特登台。她名叫 Nikki Lilly,今年21岁,患有罕见的“高流量颅面动静脉畸形症”( high-flow craniofacial AVM )。这种疾病导致她面部血管异常扩张,皮肤浮肿,五官呈现出与众不同的非对称感。
许多网友初见 Nikki Lilly 的照片时,往往以为她用了某种 AI 特效滤镜,殊不知那就是她本真的模样。虽然外貌受到了疾病的影响,但 Nikki 靠着强大内心,不但没消沉,反而成为坚韧和勇气的象征。在网络社交平台上,她走出属于自己的一条路。
如今,她的 YouTube 订阅人数接近三百万, Instagram 粉丝也达到六十余万,曾担任主持人、出版书籍,更屡获国际大奖,成为备受尊敬的倡导者、教育推广者和时尚红人。 Nikki 的人生不仅激励人心,她更以锋利的真实直面社会的伪善。
年仅六岁便确诊罕见疾病
南京莉莉·克里斯图( Nicole Lilly Christou )出生于伦敦,自幼酷爱烘焙、音乐、美妆。六岁那年,她被诊断患上 avM,从此她的童年在医院和家之间来回奔波。
这种疾病极为罕见,全球每百万人中约有三人会患,常常导致面部血管异常变大、出血与剧烈疼痛,甚至影响呼吸。对 Nikki 来说,生活是一场接连不断的与病魔较量——迄今已经历了超过九十次手术,仍需定期接受治疗和康复。
在一次采访中, Nikki 回忆儿时的世界只有父母和医务人员的身影,没有同龄人的友谊,学校生活、嬉戏嬉戏也与她无缘。孤独和沮丧笼罩着那个足不出户的小女孩。正是在这段黯淡的时光里, YouTube 给了她希望。那时, YouTube 成了她了解外界的唯一桥梁。各类视频陪伴并安慰她,也促使她萌生自己拍摄视频的念头。起初,她只是试着记录烘焙、美妆的日常,后来逐渐坦诚地分享起手术过程、病情感受和生活点滴。
Nikki 的视频真实风趣、带着同龄人难得的成熟气质。观众逐渐被她吸引,她也从一个默默无闻的病童,成为“可见差异者”的代表。在此基础上,她涉足美妆、时尚、生活等领域内容,倡导包容与多元,向世界展示了立体丰富的自我。
出版畅销书、获得 BAFTA 特别奖
正是因为 YouTube, Nikki 得以突破自我、走向更宽广的天地。有一次她重返医院,意外看到病房里的小患者正在观看她的视频,这一幕让她格外感动,体会到生命的圆融与自身付出的价值。
后来, Nikki 出版了畅销书《 Come To Life: Highs, Lows and How to Live Your Best Teen Life 》,教导青少年如何在动荡时期找到自我。此外,她还主持 BBC 节目《 My Life: Born to Vlog 》,节目获国际儿童艾美奖。她还是史上最年轻的 BAFTA 特别奖得主,多次荣获英国“勇敢儿童”奖。令人惊讶的是,这一切她在21岁时已全部实现。
采访中 Nikki 坦率表示: “我不想被记作‘那个脸歪的女孩’,我想被大家记得是那个敢发声的人。” 今天的她,已成为全球青年群体备受推崇的网络偶像,从病童到勇敢与真实性的符号, Nikki 经历的成长无疑充满挑战,却也极富力量。
“时尚真正的变革,在包容差异和不完美”
本届巴黎时装周, Nikki 作为 Matières Fécales 2026 春夏秀的模特首次踏上时尚舞台。她向来热爱时尚,并提到: “时尚一直是我生活里至关重要的一部分。它让我表达真我,树立自信,获得力量。对我来说,时尚就是一场光明正大的冒险。”
走秀之后, Nikki 曾在 IG 留言: “我从未想象过自己有这种机会。很长一段时间,外貌影响了我如何走入房间、与人相处或者看待自己。”
这一次, Nikki 首次真正对自己说:“好”。她坦言: “几乎没见过像我这样的模特出现在T台。当然,有人说T台只属于超模,那么其他的人呢?我们怎么知道那些服装也是为我们设计的?”
“时尚,只有当它真正接纳差异与不完美,才有进步的可能,世界亦如此。”
最后, Nikki 动情地写下: “我一直把时尚当作铠甲,是表达自我的方式。但昨天,是第一次感受到时尚也在拥抱我——彻底的拥抱。这一刻,我感受到历史正在发生。”
拒绝成为“多元棋子”,呼吁真正平等
Nikki 对时尚充满热情,但她同样敏锐地意识到时尚圈、乃至整个社会的虚伪。她在采访中直言: “很多人生活在自己的气泡中,只在意影响自身的事。但重要的是跳出气泡,看看别人正经历什么,学习善良与同理心。”
她反思: “我常在T台上自问,为何场上只有我这样的人?我到底是被欣赏,还是仅仅被品牌用来显示‘包容’?”
这揭示了真正的“多元”,往往成为营销工具,那些“不符合主流”的人被有意无意地利用,而人们并未真正理解包容的意义。 Nikki 认为,真正的接纳是赋予差异者同等机会,而不是让他们变作象征性的“棋子”。她坚信,变革不应流于口号,而要通过法律和制度推动平等成为现实。
让“不同”变平常,才是真正的包容
真正的包容不是将“特殊的人”人为放大,而是让“差异”变得习以为常。 Nikki 曾表示: “当今社会越来越自我中心,大家困于各自的小世界。但若我们多一点理解和善意,世界将截然不同。”
Nikki 登上世界舞台,不仅是个人逆袭的象征,也是社会对真实人性的考验。我们是否做好拥抱真实、理解多元的准备?是否愿意打破刻板规则,欣赏美与生命的丰富层次,体会“不同”其实才是世界的常态?
- 本站部分内容转载自其它媒体,但并不代表本站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 若您需要商业运营或用于其他商业活动,请您购买正版授权并合法使用。
- 如果本站有侵犯、不妥之处的资源,请联系我们。将会第一时间解决!
- 本站部分内容均由互联网收集整理,仅供大家参考、学习,不存在任何商业目的与商业用途。
- 本站提供的所有资源仅供参考学习使用,版权归原著所有,禁止下载本站资源参与任何商业和非法行为,请于24小时之内删除!